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前夜斋居殿卿携具见枉》
《立春前夜斋居殿卿携具见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茅斋残雪在,新月况当门。

春动西园盖,寒空北海樽。

诗篇闲自遣,交态老难论。

似觉行厨色,能清病客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立春前夜斋居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和个人心境的微妙转换。

首联“茅斋残雪在,新月况当门”,开篇即以“残雪”与“新月”构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了季节更替的背景,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残雪象征着冬日的痕迹逐渐消逝,新月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降临,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即将到来春天的期待与感慨。

颔联“春动西园盖,寒空北海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西园之春意盎然,北海之樽酒满盈,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满足。这里的“春动”与“寒空”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深沉思考。

颈联“诗篇闲自遣,交态老难论”,转而聚焦于诗人的个人生活。通过“诗篇”这一载体,诗人表达了自我抒发与情感寄托的方式,同时也流露出年岁渐长、世事沧桑之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交态老难论”一句,既是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也是对人生经历复杂多变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尾联“似觉行厨色,能清病客魂”,最后以“行厨色”(可能指食物或宴席的色彩)和“病客魂”(可能指病中之人的心灵状态)为意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渴望,更蕴含了对生命、健康以及精神慰藉的向往。通过“清”字,不仅描绘了食物的诱人色泽,也暗喻了心灵的净化与慰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内心世界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寿春郡王阁春帖子·其四

异表英奇非世出,惠心通敏尽生知。

更当淑景承慈煦,永奉嘉祥茂本枝。

(0)

山中忆兄弟

鸿雁不成行,飘零岁月长。

一身三处梦,五夜九回肠。

积雪欺茅屋,孤灯照锦囊。

何当听夜雨,却话此凄凉。

(0)

远朝归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

(0)

看花回

端有恨,留春无计,花飞何速。槛外青青翠竹。

镇高节凌云,清阴常足。

春寒风袂,带雨穿窗如利镞。

催处处、燕巧莺慵,几声钩辀叫云木。

看波面、垂杨蘸绿。最好是、风梳烟沐。

阴重熏帘未卷,正泛乳新芽,香飘清馥。

新诗惠我,开卷醒然欣再读。

叹词章、过人华丽,掷地胜如金玉。

(0)

登定王台

湘中十七门,层层居中央。

经营自何代,传是汉定王。

穷力致远士,侧身思咸阳。

地褊乃后绝,炎灵久无光。

今非昔所望,林麓深青苍。

歌舞来其上,军营在其旁。

国人记本始,祠典脩烝尝。

嘉节近楚俗,羁怀渺湖乡。

野菊岂不采,含英待秋霜。

风骚企高调,登览独成章。

(0)

和榴皮题壁韵

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