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送范舍人还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范舍人的深深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展现了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忘却世事烦扰的心态。然而,“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国之情。
诗人感慨范舍人如同高光人物,不应辜负朝廷的期望,但担忧东都儿童已学会胡语,暗示了边疆局势的动荡。“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忧心国事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对范舍人回归朝廷的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寓言天下形势,暗指外敌嚣张,国家面临危机。“旄头下扫在旦暮”预示着战事迫在眉睫。诗人鼓励范舍人回国后积极献策,提出收复失地的战略,先是关中,再是河北,强调要彻底清除蛮夷。
最后,诗人以“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祝愿范舍人能在朝廷中坚守旧友情谊,不被岁月侵蚀,同时寄托了自己希望早日看到国家安宁的愿望,即“早为神州清虏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离别之情,又有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
老来乞得奉祠宫,退食何妨不自公。
任使世情分冷煖,无劳品秩论穹崇。
功名至此休看镜,战伐于今喜挂弓。
梨枣具陈呼稚子,笙歌闲作乐衰翁。
芳菲莫负三春赏,聚散难逢一笑同。
小圃栽培粗伦理,频须把酒殢东风。
咫尺有佳境,何用山泽游。
地偏尘自远,松竹锁深幽。
亭亭出危塔,湛湛俯长流。
凭轩目一纵,骄蹇万象收。
我来意颇适,坐对孤云浮。
同心二三友,旷达亦罕俦。
衔杯送颓日,随寓得所休。
不知世间人,亦有此乐不。
出处付身外,吾生可自由。
他时傥乘兴,相伴只沙鸥。
老嵩悟尘缘,洪炉一点雪。
飞行三界外,宴坐常兀兀。
有如出笼鸟,岂比缩颈鳖。
万象一诗本,章句真琐屑。
世人不识渠,小智互分别。
岂知日用处,默语无殊辙。
春雷未出地,草木含冻结。
大声歘然来,蛰龙起脩骨。
神功无定在,作止才一瞥。
以诗来议师,所见何纤末。
想当闻此言,挥麈笑且咄。
惜哉二三子,微沤更出没。
眼翳挥未扫,幻化何从灭。
月体元自空,三三认盈缺。
长篇陋摛锦,敏思迟击钵。
秪向语边寻,那解默时说。
平时参与商,会遇何由缘。
相从棘闱中,再见月之弦。
欢然臭味合,言笑浩无边。
论事快今古,谈玄贯天渊。
白袍阅多士,灯窗极精研。
所得乃溢数,无路能周旋。
踌躇不忍舍,在野恐遗贤。
我时职监视,日食亦千钱。
一言为订正,少逭饕餮愆。
譬如满盘珠,差择先光圆。
又如采美玉,疵瑕终弃捐。
兹事既不免,吾心白日悬。
群公人中杰,行簉蓬瀛仙。
愿开取士额,条画奏上前。
花如雾中见,百念已灰槁。
爱梅习气深,兴发霜冬杪。
行行步江郊,恰似儿童小。
荣枯能几时,日月疾过鸟。
独立望南枝,村空人悄悄。
何似东皇驾,今岁来不早。
忍令瑶台姿,冷落群芳后。
欲寄同心人,不折门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