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漳河水,燕齐两界分。
郡楼融晚雪,津柳挂残云。
病骨寒应倦,乡音近稍闻。
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
瞥见漳河水,燕齐两界分。
郡楼融晚雪,津柳挂残云。
病骨寒应倦,乡音近稍闻。
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抵达德州城下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瞥见漳河水,燕齐两界分”以漳河为引子,点出地理界限,暗示着诗人从燕地进入齐鲁之地,通过漳水的映照,感受到地域的转换。
“郡楼融晚雪,津柳挂残云”两句,将目光转向德州城内的景象。郡楼在晚霞与积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而河边的柳树则挂着残余的云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病骨寒应倦,乡音近稍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尽管身体可能因长途跋涉而感到疲惫,但听到接近家乡的声音,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旅途劳顿的疲惫,也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预示着第二天的行程,诗人将前往海边,遥望泰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思乡情怀。
泛梗飘萍逐水流,故人书到正霜秋。
扶颠拯溺多迂论,问舍求田更拙谋。
辇道凄凉沙碛外,钩陈寂寞楚江头。
江湖秋日暮,远客若为情。
宿舸沙边缆,征鸿云外声。
星河摇倒景,鼓角起江城。
去国同王粲,登临百感生。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
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
矫首望君山,镜面青螺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