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呈沧海赋,山送白云篇。
洪渺鹏腰客,虚无鹤背仙。
清樽随世计,芳树自流年。
闭阁吾将老,何人问草玄。
水呈沧海赋,山送白云篇。
洪渺鹏腰客,虚无鹤背仙。
清樽随世计,芳树自流年。
闭阁吾将老,何人问草玄。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山水画卷。首联“水呈沧海赋,山送白云篇”,以“沧海”与“白云”为喻,展现了一种广阔无垠、飘逸洒脱的自然景象,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接着,“洪渺鹏腰客,虚无鹤背仙”两句,运用了大鹏展翅和白鹤飞翔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清樽随世计,芳树自流年”则转而描写日常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清酒随世事变迁,而树木却自在地生长,岁月流转,各得其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然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最后,“闭阁吾将老,何人问草玄”两句,透露出诗人归隐的心态,希望在闭门读书中度过余生,但又担心自己的思想和学问无人问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与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乍春眠,又窗前啼鸟,唤醒游仙。
东风也饶丰致,把柳丝千线,吹向阑干。
春好无人玩赏,为春愁,万叠似波澜。
尽回首,遥天一抹,画里云山,梦里溪山。
堪怜,半床书卷,误了华年。
钟期已无寻处,莫遣愁无计,频弄哀弦。
何事穷途感遇,叹荆高、歌哭向幽燕。
试回念、前宵别景,玉笛吹残,蜡炬烧残。
搴霞扶梦下苍穹。怨东风,问东风。
底事朱唇,催点费天工。
已是春痕嫌太艳,还织就,花一枝,波一重。
一重一重摇远空。波影红,花影融。
数也数也,数不尽、密朵繁丛。
恼煞吟魂,颠倒粉围中。
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
新阴重绿无情树,迎薰碎琴初理。
燕垒衔残,莺梭织老,人静文窗疏绮。么弦独起。
正罢絮风微,仰槐烟霁。
轻翼疑仙,漫随蓬鬓共憔悴。
深宫旧怨记否,只浓餐玉露,尘外孤寄。
恨费千声,高难一饱,那解哀吟深意。天然不滓。
笑嚇鼠鹓雏,定何滋味。待委芳心,暮秋残照里。
曩闻西湖景,奇胜甲天下。
今年六月始来游,所闻不及所见者。
西湖山,如画图,楼台缥缈开蓬壶。
西湖水,清见底,净碧荷花香卅里。
若将西湖比贤士,光风霁月何清美。
若将西湖比西子,澹妆浓抹洵如此。
白公苏公两仙才,为政风流先后来。
酒魂诗魄在何处,夜深飘渺云车回。
表忠旧迹祠宇在,苏小坟头春似海。
英雄事业儿女情,俯仰千秋发深慨。
金牛之湖尚可游,销金之窝安得留。吁嗟乎!
人生到此亦快意,何必五岳名山一一穷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