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愁曲》
《春愁曲》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词

乍春眠,又窗前啼鸟,唤醒游仙。

东风也饶丰致,把柳丝千线,吹向阑干。

春好无人玩赏,为春愁,万叠似波澜。

尽回首,遥天一抹,画里云山,梦里溪山。

堪怜,半床书卷,误了华年。

钟期已无寻处,莫遣愁无计,频弄哀弦。

何事穷途感遇,叹荆高、歌哭向幽燕。

试回念、前宵别景,玉笛吹残,蜡炬烧残。

(0)
鉴赏

这首《春愁曲》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所作,以春天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为载体,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世界。开篇“乍春眠,又窗前啼鸟”描绘了春天清晨,鸟鸣声唤醒熟睡之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东风也饶丰致”写春风的温柔与丰富,将柳丝吹拂得如千条丝线,形象生动。

然而,诗人感叹“春好无人玩赏”,表达了对美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进而生发出“春愁万叠似波澜”的感慨,将春愁比喻成层层叠叠的波澜,深沉而浩渺。诗人回首远望,“遥天一抹,画里云山,梦里溪山”,流露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独。

“半床书卷,误了华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读书未能及时享受生活的遗憾。接下来,诗人借“钟期已无寻处”表达了知音难觅的寂寥,只能通过“莫遣愁无计,频弄哀弦”来抒发愁绪。最后,诗人感叹人生际遇,“何事穷途感遇”,在困顿中仍能忆起“前宵别景”,笛声与烛火的消逝,更添凄凉。

整体来看,《春愁曲》以春天为背景,融合了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缲丝行

小麦褪绿大麦黄,吴姬踏车缲茧香。

筅铛入沸高下忙,雪雹万斛浮潇湘。

千丝万缕雪光炯,五色期补帝舜裳。

县吏夜打户,租税无可措。

犹豫欲输官,又恐奉上误。

踌蹰展转无奈何,东方渐明事更多。

(0)

送人从戎

世事谅难必,伊人去从戎。

平生二三策,乃用军帐中。

东郊已春阳,北陌尚寒风。

千里违邺城,几日到边封。

汉帜正星罗,淮骑亦云从。

已入青油幕,犹带骈角弓。

愿言帷幄士,勉赞戎马功。

但期膺厚赏,不忘捐薄躬。

庶几边上人,咸识尔为雄。

(0)

新山别馆十景·其十寒岩夕照

岩户阴森隔万松,暮云卷尽寺林空。

天边渐蚀千峰紫,木杪犹馀一缕红。

两个归僧开竹院,数声残磬度溪风。

凭谁唤起寒山子,共看回光入梵宫。

(0)

土鼓

粤昔伊耆氏,乐制惟土苴。

继自神农氏,作鼓正从瓦。

蒯桴一引击,真性足陶写。

当时风俗成,往往朴而野。

大音能希声,调高和诚寡。

迨周因用之,吹合豳颂雅。

祈年及祭蜡,齐敬格上下。

是虽器质略,名亦不徒假。

花腰鸣且急,可以愧来者。

(0)

送唐子华嘉兴照磨

羡子才名久,人称老郑虔。

风流今共识,政事昔曾传。

坐幕挥谈麈,移家载酒船。

郡城秋水上,相望故依然。

(0)

送宋赵仪赴贵德知州

秋风千骑拥旌麾,画角高吹出塞诗。

绿水山川唐国界,朱幡人物汉官仪。

信知怀土非男子,更觉专城贵壮时。

三叶郎官人白首,向来颜驷有谁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