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襟似欲叩天关,呼我何堪住世间。
乍识更生名是向,因知元结字为山。
此时申甫藩宣降,他日云亭封禅还。
一自华封三祝后,高山遮矣迥难攀。
豪襟似欲叩天关,呼我何堪住世间。
乍识更生名是向,因知元结字为山。
此时申甫藩宣降,他日云亭封禅还。
一自华封三祝后,高山遮矣迥难攀。
这首诗《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二)》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豪襟似欲叩天关”开篇,展现出诗人胸怀壮志,渴望突破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接下来的“呼我何堪住世间”,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不满,似乎在呼唤着某种超越的存在。
“乍识更生名是向,因知元结字为山。”这两句诗中,“更生”和“元结”可能是诗中的角色或象征,通过名字与自然界的山相联系,暗示了个人成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对新生命的向往与追求。
“此时申甫藩宣降,他日云亭封禅还。”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申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贤臣,而“藩宣降”、“云亭封禅”则是对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认可,预示着诗中人物未来的荣耀与成就。
最后,“一自华封三祝后,高山遮矣迥难攀。”这句话以“华封三祝”的典故,比喻对某人美好祝愿的实现,同时也暗示了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前方的道路将更加艰难,隐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理想追求以及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
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
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
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
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
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
维蒸之麓兮蔚乎苍苍,英云下被兮吾亲永藏。
雨露沾濡兮焄蒿悽怆,嗟亲之逝兮其何以往。
瞻云之兴兮汎乎高林,慨思吾亲兮忧集于心。
乌翩翩兮旦止,猿啾啾兮夜吟。
灌郁椒兮彻泉之下,泣松楸兮零于宿莽。
憾吾生兮茹兹荼苦,抱终天兮终古。
景色秾芳清昼,游丝无力,袅袅轻柔。
欲挽春光同住,堪笑难留。
碧烟侵、旧时罗袖,红香淡、独自妆楼。绣帘幽。
弄晴啼鸟,唤雨鸣鸠。多忧。
凭高一望,江南春色,千古杨州。
回首繁华,断肠都付水东流。
黯魂销、一番怀古,空目断、万缕新愁。几时休。
绿杨芳草,春梦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