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信非遥,咫尺篱门外。
桥头看落花,昨日莺声在。
东溪信非遥,咫尺篱门外。
桥头看落花,昨日莺声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中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东溪信非遥,咫尺篱门外。” 开篇以“东溪”为引,点出溪流之近,虽看似遥远,实则触手可及,隐喻着心灵与自然的亲近。接着,“咫尺篱门外”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亲近感,篱笆门作为生活的边界,却在诗中显得微不足道,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融入。
“桥头看落花,昨日莺声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闲适地站在桥头,欣赏着落花飘零的景象,耳边似乎还能回响起昨日莺鸟的啼鸣。花开花落,岁月更迭,而那莺声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提醒着诗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在繁忙喧嚣的尘世中,诗人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天空露冷蒹葭白,淡月笼沙秋一碧。
夜深微语破鸿濛,知君剩有烟萝癖。
今朝共醉娄水船,明朝还著武陵屐。
武陵之胜何处寻,苍茫万顷桃花深。
南高北高青不断,湖光山色遥相侵。
有时扶筇啸绝顶,忽复抱琴云水阴。
乘兴往还无不可,借此一舒廓落心。
吁嗟乎香山白社空尘土,西陵红粉销烟雨。
千秋佳事至今传,三竺六桥竟谁主。
依稀记得客游年,片片红霞落麈尾。
两湖杳霭梦见之,平分风月今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