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禽移昼向空飞,林麓虚明水大肥。
万国仰瞻当此夕,片云争合闭清辉。
群妖始觉神通小,列宿应惭照耀微。
达曙何人最关念,庾公楼上独忘机。
栖禽移昼向空飞,林麓虚明水大肥。
万国仰瞻当此夕,片云争合闭清辉。
群妖始觉神通小,列宿应惭照耀微。
达曙何人最关念,庾公楼上独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之美与人间的和谐。首句“栖禽移昼向空飞”生动地描绘了白天的鸟儿在月光的照耀下,从地面飞向天空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林麓虚明水大肥”一句,通过“虚明”和“大肥”这两个词,既描绘了月光照耀下山林和水面的明亮与丰盈,也暗示了中秋佳节的富饶与祥和。
“万国仰瞻当此夕,片云争合闭清辉”两句,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人们在这一特殊时刻对月亮的共同仰望,以及云朵与月光之间的微妙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宇宙的壮阔。
“群妖始觉神通小,列宿应惭照耀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强调了月亮之光的纯净与伟大,同时也暗含了对世间纷扰与虚妄的反思,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最后,“达曙何人最关念,庾公楼上独忘机”以问句收尾,引人深思。庾公楼上的诗人,在彻夜的月光下,似乎忘记了尘世的烦恼,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宇宙和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业岫停阴润,遥空结层冥。
好雨东南来,媚我园中英。
下泻方池水,清文自然生。
荷盖亭亭出,圉鬣亦纵横。
中有双游鹜,延颈发欢鸣。
幽壁青莓苔,枯荔蒙其荣。
大小各自私,焉知皇泽平。
举爵吟微谣,聊以写余情。
皇都丽宫阙,柏梁复建章。
列宿散金铺,驰道绝天阊。
车声属旦暮,马足浩纵横。
丞相东阁开,冠盖倏成行。
不爱丞相怜,但爱侍中郎。
宇宙销黄金,大海为垆缸。
风雷白日变,精灵俱走藏。
昔日平津馆,今为斗鸡场。
晨行河内道,矌然清客心。
太行北麓近,丹流东逝深。
丛芳金碧岸,总翠瑛瑶林。
蒲梢递馀馥,柿叶垂繁阴。
在藻归乐泳,迁乔闻好音。
客行虽云苦,对此一开襟。
既怀击壤咏,复动沧浪吟。
古风美乐土,兹情验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