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
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
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
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
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
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
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四日与友人在双溪观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
首联“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观月的场景。他们沿着万松堤行进,俯瞰着深邃的石潭,手持酒榼和竹杖,继续探索这美妙的夜晚。
颔联“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则展现了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在露水下的青林中静坐赏月的悠闲氛围。月光如同从峰顶开启了一片碧蓝的宇宙,而人们则在露水的滋润下,坐在青翠的树林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凉。归家的樵夫在小径上悄无声息地行走,而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襟,增添了几分凉爽与舒适。
尾联“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观月经历的感慨。在这美好的夜晚,面对流水与山峦,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不再有言语的需要,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
卿用卿家法,我与我周旋。
胸中一事无碍,便算小游仙。
借问封侯万户,何似买田二顷,耕凿赖天全。
可笑兰台史,祇欲勒燕然。众生病,吾亦病,不关禅。
灵光皎皎孤映,空水共澄鲜。
说法何须龙象,相笑从他蜩莺,总付大中千。
倦即曲肱卧,火宅已生莲。
吾乡陈季子,磊落复英奇。
不远关河阻,殷勤尺素驰。
遣闻珍义侠,喜气溢门楣。
扬扢千秋事,如君信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