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

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

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

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四日与友人在双溪观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

首联“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观月的场景。他们沿着万松堤行进,俯瞰着深邃的石潭,手持酒榼和竹杖,继续探索这美妙的夜晚。

颔联“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则展现了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在露水下的青林中静坐赏月的悠闲氛围。月光如同从峰顶开启了一片碧蓝的宇宙,而人们则在露水的滋润下,坐在青翠的树林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凉。归家的樵夫在小径上悄无声息地行走,而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襟,增添了几分凉爽与舒适。

尾联“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观月经历的感慨。在这美好的夜晚,面对流水与山峦,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不再有言语的需要,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论诗六绝句·其一

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

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

(0)

谒岳武穆祠有感

南渡偏安国已亡,宫祠墓木尚苍苍。

士无奇节名难著,地有忠魂草也香。

风雨湖山犹感恨,往来樵牧亦凄凉。

若教二帝生时返,血泪人谁洒夕阳。

(0)

述梦·其六

团栾宫样制湘纨,不绣鸳鸯不画鸾。

细字写他欢喜语,替他礼佛爇沉檀。

(0)

水调歌头.病中戏答友人

卿用卿家法,我与我周旋。

胸中一事无碍,便算小游仙。

借问封侯万户,何似买田二顷,耕凿赖天全。

可笑兰台史,祇欲勒燕然。众生病,吾亦病,不关禅。

灵光皎皎孤映,空水共澄鲜。

说法何须龙象,相笑从他蜩莺,总付大中千。

倦即曲肱卧,火宅已生莲。

(0)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遣集先期得公真迹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内史传及为内史营葬事甚详喜极驰告索诗纪之应以四律·其二

吾乡陈季子,磊落复英奇。

不远关河阻,殷勤尺素驰。

遣闻珍义侠,喜气溢门楣。

扬扢千秋事,如君信可师。

(0)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