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东林落木疏,白莲僧寺水中居。
昏钟不隔渔庄火,古殿犹存日本书。
秋晚东林落木疏,白莲僧寺水中居。
昏钟不隔渔庄火,古殿犹存日本书。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傍晚时分,东林寺周边的景色。"落木疏"三字形象地刻画出秋风中树叶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白莲僧寺坐落在水边,更显其清净与超然。"昏钟不隔渔庄火"一句,通过渔庄的灯火与寺庙的钟声交织,展现出世俗生活与宗教静谧的和谐共处。最后,"古殿犹存日本书"暗示了文化交流的历史痕迹,增添了寺庙的文化底蕴。
整体来看,朱彝尊在这首《鸳鸯湖棹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寺庙与民间生活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镜奁中、白蘋风起。扁舟乘兴容与。
卞峰未抵皋亭好,便挂归帆南浦。朝至暮。
听两岸萧萧,一派秋声去。贪看云树。
任倚榜沉吟,推篷欹坐,收拾眼前句。
闲情好,寂寞谁为伴侣。漫寻沙觜鸥鹭。
有人更在烟波外,欲向画中呼汝。留且住。
同泛入、芦花野馆桥横处。衔杯共语。
怕索米长安,马头鞭影,催别短亭路。
綵云随,红袖透。油碧覆车小。
一簇衣香,日午雁堂到。
侍儿持送圆冰,锦帏低捲,傍画栋、鬓云斜照。
黛谁扫。夫婿三十中郎,走马洛阳道。
辜负兰闺,书寄紫鸾杳。
即看绝世无双,迥文不织,也应遣、阳台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