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贰教》
《答陈贰教》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咄咄书空数岁频,梅花四十指头春。

膏肓泉石终惭我,大雅声光却望人。

木榻可辜千里梦,绨袍能恋百年身。

朝来听得筠人语,流水桃花有别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答陈贰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陈贰教的回应与感慨。

首句“咄咄书空数岁频”,以“咄咄”形容诗人长时间的苦思冥想,通过在空中书写表达内心的困惑与挣扎,暗示了诗人多年的思考与努力。接着,“梅花四十指头春”一句,运用梅花开放的季节变化,比喻诗人的岁月流逝,同时也借梅花的坚韧不屈象征诗人的坚持与高洁品质。

“膏肓泉石终惭我,大雅声光却望人。”这两句诗中,“膏肓泉石”比喻诗人的隐居生活和追求精神上的纯净,而“惭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自责。“大雅声光却望人”则表明诗人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赏,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

“木榻可辜千里梦,绨袍能恋百年身。”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木榻代表简朴的生活,千里梦则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绨袍则是温暖与舒适的象征,百年身则表达了对长久生活的眷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与自由,又对现实生活的温馨与满足有着深厚的情感。

最后,“朝来听得筠人语,流水桃花有别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诗人仿佛听到了竹林中的细语,以及溪流与桃花的相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有别津”可能寓意着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或新的方向,体现了他在经历种种之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满足之间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古诗后十九首·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

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

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

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

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0)

刘生

刘生怀宝剑,结束愿从戎。

指顾边尘上,遨游燕市中。

淹留心似石,谈笑气成虹。

斗酒悲知己,谁令欢宴同。

(0)

又得歌字

春色移庭树,知余系马多。

相逢复不饮,其奈落花何。

旷达轻欢燕,流连发浩歌。

况同知己在,杯到讵蹉跎。

(0)

画堂春

天青染得一江青。烟波雪后逾明。

片帆冲破白云屏。荡漾鸥汀。

芳草茫茫天际,罗裙直接空冥。看黄成绿是愁凝。

春色难胜。

(0)

买陂塘.仲春六莹堂宴集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

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人气暖。

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莺长燕短。

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

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君不见。

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沉冥未晚。

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0)

风流子.泊舟谯郡赠新安汪公言

桃花潭上水,深千尺、不抵似汪伦。

正留客西园,红灯翠幕,送余南浦,淡月微云。

依稀记,赏花敲画鼓,纠酒唤罗裙。

赠到葳蕤,休教锁恨,贻来螺墨,莫便磨人。

南谯繁华地,重经过一片,野渡斜曛。

剩下红桥旧巷,黄叶前村。

想千年李树,仙游已邈,三分吉利,霸业俱陈。

且自佯狂作达,何事消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