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逶迤,白云时卷舒。
相看两无心,幽处真自如。
斯人在岩壑,承诏升天衢。
回首瞻白云,浩然赋归欤。
朝与白云对,夕同白云居。
缥缈落窗户,氤氲拂衣裾。
云中何所乐,所乐在琴书。
常恐白云散,门外来徵车。
青山何逶迤,白云时卷舒。
相看两无心,幽处真自如。
斯人在岩壑,承诏升天衢。
回首瞻白云,浩然赋归欤。
朝与白云对,夕同白云居。
缥缈落窗户,氤氲拂衣裾。
云中何所乐,所乐在琴书。
常恐白云散,门外来徵车。
这首明代邓雅的《白云中人为陈知县赋》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首句“青山何逶迤,白云时卷舒”展现了山势的蜿蜒起伏和白云的悠然自得,营造出宁静而空灵的意境。接下来,“相看两无心,幽处真自如”表达了诗人与知县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的淡泊与自在。
“斯人在岩壑,承诏升天衢”暗寓知县被朝廷征召的场景,暗示了他的仕途转变。然而,“回首瞻白云,浩然赋归欤”又流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淡离愁。“朝与白云对,夕同白云居”进一步强调了知县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以及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缥缈落窗户,氤氲拂衣裾”描绘了云气缭绕的环境,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云中何所乐,所乐在琴书”揭示了知县在白云深处的乐趣在于读书弹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常恐白云散,门外来徵车”表达了诗人对知县即将离开隐居生活的担忧,暗示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抉择。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生不能学万人敌,上马杀贼下草檄。
又不能生成媚骨悦权贵,博取高官惧亲戚。
当此乱世百事废,俯仰一身馀愤激。
三纲沦陷邪说兴,城市相逢尽夷狄。
国家何曾亏负汝,口众我寡不分析。
终日昏昏但如醉,野田芳草独寻觅。
夜中无寐更奈何,油灯不明更漏寂。
雨声催寒入衾底,有时误听背毛淅。
世情如夜愁夜长,况当阴雨嗟沉溺。
绸缪不早室将毁,鸱鸮化作苍鹰击。
早闻将军天上来,谁是刘琨谁祖逖。
需为事贼自古然,我虽不才心则惄。
吁嗟鸡鹜尔何知,草閒偷活沾馀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