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宜子白宜藕,白者香多红者否。
莲秧频种春分前,红莲持作白莲偶。
枝头向南叶易舒,花比叶高一丈馀。
春分后种花苦短,田田影里含芙蕖。
年年种莲不及早,街头买得数缸好。
吹香一夏喜风多,朝朝一朵开怀抱。
红莲宜子白宜藕,白者香多红者否。
莲秧频种春分前,红莲持作白莲偶。
枝头向南叶易舒,花比叶高一丈馀。
春分后种花苦短,田田影里含芙蕖。
年年种莲不及早,街头买得数缸好。
吹香一夏喜风多,朝朝一朵开怀抱。
此诗《莲》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红莲与白莲的对比描绘,以及对莲种植季节、生长特点和开花时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中以“红莲宜子白宜藕”开篇,巧妙地将红莲与白藕进行对比,暗示了红莲与白藕在颜色上的鲜明差异,同时也预示了后续对两者不同特性的描述。接着,“白者香多红者否”一句,直接点明了白莲香气浓郁而红莲则相对逊色的特点,通过色彩与香气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视觉与嗅觉效果。
“莲秧频种春分前”,说明了种植莲藕的最佳时机是在春分之前,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接下来,“红莲持作白莲偶”一句,巧妙地将红莲与白莲联系起来,暗示了通过人工培育或选择,可以使得红莲呈现出白莲般的特质,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为干预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枝头向南叶易舒,花比叶高一丈馀”描绘了莲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向南”和“一丈馀”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莲的生长方向和高度,增加了画面感。同时,“春分后种花苦短”则强调了春分之后种植莲花的时间紧迫性,突出了时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最后,“年年种莲不及早,街头买得数缸好”表达了对未能及时种植莲藕的遗憾,以及后来在街头购买莲藕的满足感,体现了生活中的小情趣。而“吹香一夏喜风多,朝朝一朵开怀抱”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日莲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人们欣赏莲花时的喜悦心情,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莲的自然生长过程、颜色、香气、种植时机以及开花时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