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四》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四》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

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

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

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中的独特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开篇即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秋天的景色虽美,但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或凄凉;天空的高远与大海的深邃,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

颔联“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在没有垂柳的地方,红帘似乎从远方延伸而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而在落花纷飞之中,一匹白马的嘶鸣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动感与活力,使画面更加丰富。

颈联“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将视线转向傍晚的景色,树木的低垂枝条仿佛与水面相接,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低垂的阴云则如同拖着长长的影子,直至与江面齐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尾联“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引人遐想。这声并非渔夫的笛声,而是仿佛王粲(字仲宣)倚楼远望,面对夕阳西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双重思考。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甘泽应祈一苏焦槁皆昭远致政宣义丈及仲卿诸友昼夜精虔不出道场之力而昭远丈惠诗反以见属非所敢当辄依高韵和呈以见鄙怀并简同社诸兄友

精祷由来未浃辰,如何嘉澍便遄臻。

诚通幽隐如无间,喜动龙天信有因。

适叹惔焚千亩尽,忽惊滂润一时均。

谁云化育流行妙,只属乾坤不属人。

(0)

傅安道杨仪之二漕劝农有诗次韵二首·其二

世味今如许,吾生本自闲。

心期虽好在,欲习未全乾。

错莫尘编暗,栖迟壮节阑。

不因勋业晚,清镜亦频看。

(0)

巢居之集以中有学仙侣吹箫弄明月为韵探策赋之而熹得中字遂误为诸君所推高俾专主约既而赋诗者颇失期于是令最后者具主礼以当罚乃稍集独敦夫圭甫违令后至众白罚如约饮罢以苍茫云海路岁晚将无获分韵熹得将字而子衡兄得苍字实代熹出令

一昨楼上饮,所欢不可忘。

群公各赋诗,佩玉何锵锵。

二子朱丝弦,掩抑独叵量。

经营久不作,一奏声满堂。

巧迟未足多,谴负先取偿。

主盟谬夙推,否德愧莫当。

兹焉不举法,何以存令章。

刘子具盘食,魏子输壶浆。

悠然复一醉,归路相扶将。

(0)

闻善决江河

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

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

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它。

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

学海功难并,防川患益多。

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

(0)

病告斋居作

层阴霭已布,小雨时漂洒。

独卧一窗间,有怀无与写。

高居生远兴,春物弥平野。

虑旷景方融,事远情无舍。

聊寄兹日闲,尘劳等虚假。

(0)

夜闻子规

幽林欲雨气含凄,春晚端居园径迷。

独向高斋展衾卧,南山夜夜子规啼。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