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祷由来未浃辰,如何嘉澍便遄臻。
诚通幽隐如无间,喜动龙天信有因。
适叹惔焚千亩尽,忽惊滂润一时均。
谁云化育流行妙,只属乾坤不属人。
精祷由来未浃辰,如何嘉澍便遄臻。
诚通幽隐如无间,喜动龙天信有因。
适叹惔焚千亩尽,忽惊滂润一时均。
谁云化育流行妙,只属乾坤不属人。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名为《甘泽应祈》。诗中描绘了对雨水的渴望与到来时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首联“精祷由来未浃辰,如何嘉澍便遄臻。”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祈祷终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回应,一场甘霖降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未浃辰”与“遄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等待与惊喜之间的强烈反差。
颔联“诚通幽隐如无间,喜动龙天信有因。”进一步阐述了这场雨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因为真诚的祈愿与天地间的感应。诗人相信,只要心诚,则天地间的一切都会有所响应,这体现了他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信仰。
颈联“适叹惔焚千亩尽,忽惊滂润一时均。”描述了旱灾带来的痛苦景象——千亩田地被烈日烤干,而突然之间,一场大雨均匀地滋润了大地。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复苏,也给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与希望。
尾联“谁云化育流行妙,只属乾坤不属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这种化育万物、使生命得以生长的力量,并非人类所能掌控,而是属于天地自然的规律。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宇宙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迹与人类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一行戍削。认彩云乱叠,年时妆阁。
搭上阑干,花气馀熏玉葱掠。
还怕梅黄醭遍,悄移向、斜阳屏角。
尽暗绕、春外芳心,寒暖细商略。鸳幄。暗愁著。
妒锦衩卸初,麝温先觉。红拢翠约。
偷眼檀奴奈轻薄。
多少香斑酒晕,轻付与、诸尘珠络。
误后夜、裙带影,楚腰瘦却。
春暝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
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狼藉繁樱刬地。
傍楼阴、东风又起。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
容易消凝,楚兰多少伤心事。
等閒寻到酒边来,滴滴沧洲泪。袖手危阑独倚。
翠蓬翻、冥冥海气。鱼龙风恶,半折芳馨,愁心难寄。
飘枕晚凉,水楼卧、倦床闲笛。
又著点嫣霞,林稿费他重饰。
对花对酒,算未减、年时吟力。
只漏长门闭,到户清风相识。
旧雨不来,邻鸥三四,惯共晨夕。
更佳日旗亭,携手俊游记得。风花撩梦,暗尘何极。
须寄情、休寄海边消息。
旧怀拌损。残照故国,无泪堪霣。愁路骢引。
梦华逝水、雪鸿更休问。凤城大隐。
门巷未改,阅世朝槿。暗尘悽紧。
燕归莫也、雕梁怕重认。
送目幻楼阁,自古沧桑无此恨。
谁念未归,山邱须与忍。剩占取人天,各自孤愤。
惘然金粉。便对影江山,无复游俊。
悄寒边、暮云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