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十六拥金貂,仗节专征已四朝。
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
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
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
将军十六拥金貂,仗节专征已四朝。
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
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
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居高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开篇“将军十六拥金貂”,以“金貂”这一古代官职标志,形象地展现了将军的尊贵身份和年轻有为。接着,“仗节专征已四朝”,说明这位将军在多个朝代都担任过重要军事职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鹊印夜颁千岛月,牙筹朝典五溪潮”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夜晚颁发的鹊印如同月光下的岛屿,象征着将军的权力与威严;而早晨典礼时的牙筹则仿佛五溪之水的潮涌,展示了将军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和地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将军的权力与荣耀,也暗示了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高超手腕。
“绣裆侍婢争骑马,绮帐歌儿戏射雕”描绘了将军府邸内奢华的生活场景,侍女们争先恐后地骑马,歌女们在华丽的帐幕中嬉戏射雕,这些细节展现了将军生活中的享乐与奢华,同时也暗示了其权势之大,足以吸引众多美女围绕。
最后,“散发花裀终自得,莫从旗上画招摇”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劝诫与期待。将军虽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豪华的生活,但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得,避免过度张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这既是对将军个人品德的期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将军的权势、奢华生活以及诗人对其的劝诫,是一首兼具描绘与哲思的作品。
一杯未尽分携,匆匆争似休相遇。
方余病起,不禁同醉,只须将护。
万里淮天,数行征雁,雨晴风住。
趁瓜州古渡,东来潮水,便高卧、孤帆去。
卧听江声如雨。
渐消磨、满怀愁绪。
丹青画出,金山烟塔,焦山霜树。
如此江山,发挥正要,雄章奇句。
仗何人唤取,青骢御史,看挥毫赋。
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
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
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
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
淡妆浓抹相宜。
道不独晴奇雨亦奇。
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
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
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
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
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
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又引元明善清河集读书严记,谓读书严为故相太传魏国廉文正公之别业,在京兆樊川少陵原之阳,可证大典作廉文靖公,当为廉文正公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