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曝葵心向紫宸,无端烽火混蹄尘。
偶从倾盖逢同调,遂得联镳共苦辛。
客舍衔杯浮夜月,华篇飞雪斗阳春。
传书圮上推张氏,净扫烽烟岂异人。
献曝葵心向紫宸,无端烽火混蹄尘。
偶从倾盖逢同调,遂得联镳共苦辛。
客舍衔杯浮夜月,华篇飞雪斗阳春。
传书圮上推张氏,净扫烽烟岂异人。
此诗《与张融我宪副斋捧北上直奴警戒心朝暮相依雅爱真切兼承佳刻见教答之》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张融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面对警戒与挑战时的相互支持。
首句“献曝葵心向紫宸”,以向日葵对阳光的向往比喻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敬仰,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景仰之情。接着“无端烽火混蹄尘”一句,描绘了战事频繁,战火连天的景象,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危机与动荡。
“偶从倾盖逢同调,遂得联镳共苦辛。”诗人与张融我偶然相遇,发现彼此志趣相投,于是结伴同行,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这一句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找到知音。
“客舍衔杯浮夜月,华篇飞雪斗阳春。”在客舍中,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夜月之下,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诗意。他们创作的华美篇章,在雪地里竞相绽放,如同春天的花朵,展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最后,“传书圮上推张氏,净扫烽烟岂异人。”诗人通过传递书信的方式,推崇张融我,希望他能像古代英雄一样,清除战争带来的烽烟,为国家带来和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李侯自昔居羊城,才华卓荦人中英。
金门射策登黄甲,秘阁修文蔼俊声。
予时亦忝群公后,京国相逢诚邂逅。
对榻常论午夜文,趋朝共听三更漏。
人生会合那可常,君奔亲讣先还乡。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
蹇予被谪投南极,佐邑闻君声藉藉。
牛刀小试言子游,哦松暂屈崔斯立。
十载辛勤海上归,金台相见喜成悲。
予著铁冠持宪节,君承宠命牧群黎。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风俗善。
多君为政尚宽平,一钱五裤人争羡。
今秋报政入神京,六事咸称绩有成。
借寇徯君还旧治,九重特慰斯民情。
友朋留别都门道,杯酒淋漓任倾倒。
蒲帆十幅挂西风,红蓼汀洲雁声早。
到官正值隆冬时,梅花开遍东南枝。
儿童竹马候江浒,朱轓皂盖何委蛇。
古今为治重民牧,增秩赐金如不足。
勖君终始树勋庸,期与前贤继芳躅。
《送李知州考绩复任六安》【明·罗亨信】李侯自昔居羊城,才华卓荦人中英。金门射策登黄甲,秘阁修文蔼俊声。予时亦忝群公后,京国相逢诚邂逅。对榻常论午夜文,趋朝共听三更漏。人生会合那可常,君奔亲讣先还乡。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蹇予被谪投南极,佐邑闻君声藉藉。牛刀小试言子游,哦松暂屈崔斯立。十载辛勤海上归,金台相见喜成悲。予著铁冠持宪节,君承宠命牧群黎。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风俗善。多君为政尚宽平,一钱五裤人争羡。今秋报政入神京,六事咸称绩有成。借寇徯君还旧治,九重特慰斯民情。友朋留别都门道,杯酒淋漓任倾倒。蒲帆十幅挂西风,红蓼汀洲雁声早。到官正值隆冬时,梅花开遍东南枝。儿童竹马候江浒,朱轓皂盖何委蛇。古今为治重民牧,增秩赐金如不足。勖君终始树勋庸,期与前贤继芳躅。
https://shici.929r.com/shici/MwCezz.html
冥鸿响瑶渚,秋声满江干。
严霜悴百草,萧条风景寒。
人生在知己,远别良独难。
岂无绿绮琴,不忍向君弹。
岂无白纻歌,歌来转辛酸。
聊持一尊酒,暂结半日欢。
酒醒愁复在,何如赠琅玕。
琅玕世所重,分刻两佩环。
一作双蟠螭,一作双回鸾。
上可献天府,下可慰慈颜。
愿君永佩之,佩之当佩兰。
苏郎墨菊真有香,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著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
忆昨苏郎画菊时,君家数本方离披。
谁云清致不兼得,更对浊酒开东篱。
明朝酒醒宾客去,君独沉吟空绕树。
绕树还看墨菊图,君家此乐陶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