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杨夹道如青雨,故故摇风别离处。
会得垂条偏惹愁,判折一枝赠君去。
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
宁知此地还伤别,历乱莺声愁杀人。
长杨夹道如青雨,故故摇风别离处。
会得垂条偏惹愁,判折一枝赠君去。
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
宁知此地还伤别,历乱莺声愁杀人。
这首诗以“折柳送屠石屋年丈”为题,是明代诗人胡宪仲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柳树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长杨夹道如青雨”,以“长杨”比喻长长的柳树,它们在道路两旁排列,如同细雨般青翠欲滴,营造出送别的氛围。接着,“故故摇风别离处”,风吹动柳枝,似乎特意在离别之地摇曳,增添了几分离愁别绪。
“会得垂条偏惹愁,判折一枝赠君去。”诗人说,这垂下的柳条仿佛特意惹人愁绪,于是决定折下一枝柳条赠给即将离去的朋友,以此寄托不舍之情。
后两句转而想象朋友离开的情景:“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友人将前往江南,在暮春时节,烟雾弥漫,月色朦胧,河面显得格外幽暗,这一景象更添离别的哀愁。
最后,“宁知此地还伤别,历乱莺声愁杀人。”诗人感慨,没想到在这离别的地方,连黄莺的鸣叫声都充满了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哀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年穷岁尽时,家家烧纸钱。滴滴落地,千神俱醉。
不可作佛法商量,不可作世谛流布。
若作世谛流布,瞎却眼睛。
若作佛法商量,烂却舌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东海鲤鱼打?跳,新罗国里无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