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
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竹鸡啼处一声声”,以竹鸡的啼鸣声起兴,暗示黎明的到来,也暗含着孤独和寂静的乡村清晨。次句“山雨来时郎欲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山雨将至,而主人公似乎准备出门,透露出一种离别的情绪。
后两句“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运用比喻手法,将蜀地多变的天气比作离人的眼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阴雨连绵的不满和对晴朗天气的期盼。同时,这种天气的反复无常也象征着主人公心情的波动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淡淡的哀愁。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
吾君忆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