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
《自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全文
明 / 张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

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

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

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

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

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钦州返回廉州途中,在上阳岭望见三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句“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水乡的周游,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则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中回忆起往日的情景,虽物是人非,但某些情感依旧留存。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描绘了南方夏季的梅雨季节,草木茂盛生长的景象。接下来“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通过蝉鸣和鹳鹭飞翔,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描绘了乡村的简朴生活场景,茅屋与竹瓦相映成趣,靠近田野。而“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则通过未成熟的黍和稻谷,以及远处升起的淡淡炊烟,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不易的同情,以及对雨水不足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的忧虑。最后,“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尽责的愧疚,以及对过去关注农业发展的怀念。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描述了诗人结束旅程,回到城市,看到老人和孩子簇拥在市郊的情景,可能寓意着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关注。最后一句“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缓解人们的忧愁,寄托于南风的传播,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张岳
朝代:明   字:维乔   号:净峰   籍贯:福建惠安   生辰:1492—1552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猜你喜欢

送卞以和

直笔躬操已有年,脩书才就便东旋。

如何不慰苍生望,又理蓑衣踏钓船。

(0)

松竹·其二

老干新稍翠叶齐,龙光传派自曹溪。

清风十八滩头景,却忆坡仙旧品题。

(0)

秋林书屋为沈武功作

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0)

渡浙江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0)

题八骏啚

弄影轻翻碧玉蹄,香尘辇道骋骄嘶。

想应仙仗看呈罢,卸却金鞍出御堤。

(0)

过沛县登歌风台口号一绝戏之十四年

少年曾诵大风歌,此日登临感慨多。

千载英雄何处去,空馀碑石对寒波。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