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
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
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
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
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
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
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
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曾国藩所作的《至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海市三年舶”和“河源八月槎”两个意象,描绘了航海贸易的艰辛与期待,暗示了国家对外交往的持久与不易。接下来,“水衡劳硕画”可能指的是朝廷官员精心规划财政,而“漆室足咨嗟”则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感叹。
“天步方长健”暗指国家运势尚佳,但“民饥亦有涯”揭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最后两句,“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祈求,希望上天能赐予福祉,缓解民众的困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体现了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沉思考。
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
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