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立斋入闽哭久轩》
《送立斋入闽哭久轩》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古风

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

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imǐnjiǔxuān
sòng / wángbǎi

shuāngqiūshēnsònglíndào

dàozhǎngpíngxíngrénshǎo

xíngxíngxíngxíngnánqiáo

rénjīnwèifēihǎo

shìshìhàochóuyúnànjiāngbiǎo

翻译
秋天的双溪景色深深,我为你送到古老的道路上。
这古老的道路平坦如手掌,环顾四周行人稀少。
你不停地走啊走,何时能度过南边的高山?
老朋友如今已经离去,但并非因为不好。
世间之事广阔无垠,愁云笼罩着长江流域。
注释
双溪:两条溪流。
秋气:秋天的气息。
深:浓郁。
送子:送别你。
临:靠近。
古道:古老的路。
如掌:像手掌一样。
四顾:四处张望。
行人少:行人稀疏。
行行:行走的样子。
何日:何时。
度:度过。
南峤:南方的高山。
故人:老朋友。
已矣:已经离开。
未必:不一定。
死非好:死亡并非好事。
世事:世间的事。
浩无涯:广大无边。
愁云:愁苦的云。
黯:阴暗。
江表:长江下游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氛,诗人在一个静谧而又寂寞的古道上送别。双溪之所以秋气深,是因为秋天的寒凉加上溪水的清冷,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凄清。古道平坦,但四处看去行人稀少,给人一种孤独和萧瑟的感觉。

诗人反复地踏着这条道路,却不知道何日才能到达目的地——南峤。这一路的延伸不仅是空间上的,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故人已矣,是对过往时光中人的怀念,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但诗人并不认为他们就真的离开了,这里的“非好”可能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

最后两句,世事浩如烟海,无边无涯,让人感到愁绪满胸。愁云黯江表,则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愁云笼罩着江水的岸边,营造出一幅沉郁苍凉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又深邃。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望瀛台未至寄题其壁

御园宜夏日,亟图趁爽还。

液岸度肩舆,过置咫尺间。

著句题其壁,亦如亲历旃。

试看昔亲历,所题奚殊焉。

瀛台信瀛台,木石皆神仙。

笑似掔腕人,可望不可攀。

(0)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其二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0)

当古谣十三章·其十二

绣出鸳鸯衵,兜胸替君煖。

不谅辛苦心,只嫌带头短。

(0)

蓟门四章·其三

高堂方坐筵,门外已月落。

冥隅外见闻,乃平悲与乐。

谁家盛歌舞,华灯灿绣幕。

明日过其地,花尽雨昏漠。

佩钩感青朽,怡然引孤酌。

一醉爽心神,逍遥太虚鹤。

(0)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九

云姿弄天表,海气为一清。

目因细书倦,养以山光晴。

山如素心友,但向吾几横。

况有友如山,对睐常青青。

至澹不习媚,至乐无匿情。

萧然一室中,两榻同一檠。

(0)

晓晴启跸

龙公悔祸殢雨收,相风西北来飕䬟。

倦云片片去如流,潦水尽而分路邮。

跋涉以已先众俦,习劳小试防惰偷。

文恬武嬉非善谋,更堪慰者农功诹。

野水就下道为沟,实不害稼历览周。

喜出望外人知不,穑事最要次乃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