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
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
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
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氛,诗人在一个静谧而又寂寞的古道上送别。双溪之所以秋气深,是因为秋天的寒凉加上溪水的清冷,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凄清。古道平坦,但四处看去行人稀少,给人一种孤独和萧瑟的感觉。
诗人反复地踏着这条道路,却不知道何日才能到达目的地——南峤。这一路的延伸不仅是空间上的,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故人已矣,是对过往时光中人的怀念,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但诗人并不认为他们就真的离开了,这里的“非好”可能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
最后两句,世事浩如烟海,无边无涯,让人感到愁绪满胸。愁云黯江表,则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愁云笼罩着江水的岸边,营造出一幅沉郁苍凉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又深邃。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云姿弄天表,海气为一清。
目因细书倦,养以山光晴。
山如素心友,但向吾几横。
况有友如山,对睐常青青。
至澹不习媚,至乐无匿情。
萧然一室中,两榻同一檠。
龙公悔祸殢雨收,相风西北来飕䬟。
倦云片片去如流,潦水尽而分路邮。
跋涉以已先众俦,习劳小试防惰偷。
文恬武嬉非善谋,更堪慰者农功诹。
野水就下道为沟,实不害稼历览周。
喜出望外人知不,穑事最要次乃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