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其二》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氏园中春日晴朗之景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首句“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以空旷的厅堂映衬幽静的山谷,兰花的繁茂生长,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下来,“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兰花叶片的茂盛与花朵的繁密,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运用比喻手法,将兰花比作环绕屏风的美女,她们的发髻各不相同,形象地表现了兰花形态各异的美丽。接着,“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丽景象的喜爱与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描绘了墙壁上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山间,进一步增强了园中环境的自然与宁静感。“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通过微风拂过衣袖,引起琅玕(竹子)的空响,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静静地回顾着横置的席子,仿佛在思考如何让琴弦更加和谐地演奏,体现出他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江氏园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贺苏如初下第复职

先生试罢早归来,春满黉宫讲席开。

谩道刘蕡犹不第,谁知贾谊本多才。

鲲鹏海上终高奋,鸥鹭沙头莫浪猜。

过眼可应迷五色,且须谈笑付樽罍。

(0)

寄古芳禅师

上方形胜占祥符,矫首灵山似画图。

火暖云炉然榾柮,酒香春瓮胜醍醐。

西天教演真乘秘,东鲁书探满架储。

见说夜来禅定起,一龛坐对月明孤。

(0)

寄阐仲猷·其一

高住龙山第一层,千年永续祖师灯。

天都入觐恩光重,日本归来道价增。

浪帖补怛瞻宝像,云开落石布金绳。

上方刻得新碑制,笑我淮南见未曾。

(0)

次韵许上舍廷慎见贻

湖海交游遇服虔,中都分得广文毡。

孔门冠佩三千士,鲁史春秋二百年。

怀庆风流今复睹,瀛洲谱牒古来传。

白云试问山中信,祇欲同归贺老船。

(0)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其二

门巷萧骚不闭关,诗翁谁与破愁颜。

儗寻杜位怕泥滑,欲过苏端愁路难。

野阔淮天山隔远,溪深石罅水流潺。

司征总是登瀛客,油盖重重马上还。

(0)

谢五河孙驿丞鱼酒之惠

买得河鱼不论钱,寄来羊续底须悬。

烹鲜自可供朝饭,斫脍须当献午筵。

家酝生香传宝瓮,声诗托兴写金笺。

感君厚赐何能报,问讯云鸿若个边。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