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月年年新,独向高楼照老人。
河山入镜悬千像,宫殿如冰映一身。
生厌豪华成寂寞,老于泉石惜风尘。
无穷乐事留今夕,玉斧休将斲桂轮。
年年秋月年年新,独向高楼照老人。
河山入镜悬千像,宫殿如冰映一身。
生厌豪华成寂寞,老于泉石惜风尘。
无穷乐事留今夕,玉斧休将斲桂轮。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洒在高楼之上,与老人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以“年年秋月年年新”开篇,既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月亮的永恒不变,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独向高楼照老人”一句,通过“独”字强调了孤独感,老人与月光的对视,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河山入镜悬千像,宫殿如冰映一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月光下的景色描绘得如梦似幻。月光下的河山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千变万化的景象;宫殿在月光下显得冰冷而遥远,与老人的孤独形成对比。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隐含了对繁华与寂寞的思考。
“生厌豪华成寂寞,老于泉石惜风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在经历了繁华之后,诗人更珍惜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对尘世的纷扰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
最后,“无穷乐事留今夕,玉斧休将斲桂轮”,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的夜晚永远铭记,同时也劝告人们不要过度追求虚无的功名利禄,就像那不朽的月亮,无需人为的雕琢。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月照溪边一罩蓬,夜闻清唱有微风。
小楼深巷敲方响,水国人家在处同。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
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