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心愁得雨喜,自审喜来曾未几。
既沾又虑分过多,即遇快晴真慰尔。
虽云勤农心实笃,亦识涵养吾未熟。
浩歌浩歌,适意恒少,拂意恒多。
天时雨旸岂可必,长年蒿目将如何。
不雨心愁得雨喜,自审喜来曾未几。
既沾又虑分过多,即遇快晴真慰尔。
虽云勤农心实笃,亦识涵养吾未熟。
浩歌浩歌,适意恒少,拂意恒多。
天时雨旸岂可必,长年蒿目将如何。
这首诗《浩歌行》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农业、自然与人生际遇的独特见解。
首句“不雨心愁得雨喜”,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对于雨水的复杂情感,既因干旱而忧虑,又在雨水降临时感到欣喜。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依赖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接着,“自审喜来曾未几”表达了喜悦之情的短暂,暗示了农民对雨水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因为雨水过多同样会带来问题。这一转折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既沾又虑分过多,即遇快晴真慰尔”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既有滋润之益,也有过量之害。快晴天气的到来,为农民带来了暂时的宽慰,但这种宽慰也是相对的,因为未来的天气仍然充满变数。
“虽云勤农心实笃,亦识涵养吾未熟”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面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变故时的不成熟和困惑。
最后,“浩歌浩歌,适意恒少,拂意恒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难和不如意中,也应保持乐观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常态——满足感较少,不如意却常有。
“天时雨旸岂可必,长年蒿目将如何”则是对自然现象不可预测性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这句话提醒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应保持谦逊和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整体而言,《浩歌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