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君瑞月下闻砧》
《和君瑞月下闻砧》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夜凉枕上梦频惊,有底秋天不肯明。

老眼近来闲泪少,那禁月下捣衣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

首句“夜凉枕上梦频惊”,以“夜凉”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而“梦频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焦虑,仿佛在梦中也难以获得片刻的安宁。这种矛盾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情感的深入探讨。

次句“有底秋天不肯明”,“秋天不肯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天以人的性格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秋夜不明朗状态的不解与无奈。这里的“有底”即“为什么”,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好奇与追问,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困惑。

第三句“老眼近来闲泪少”,诗人通过自述,揭示了自己年岁渐长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内心的情感表达变得更为克制,甚至减少。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调适。

最后一句“那禁月下捣衣声”,以“月下捣衣声”作为收尾,既是对前文情绪的呼应,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捣衣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它不仅唤醒了诗人的思绪,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梦境、秋夜景象、个人情感变化以及月下捣衣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调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朝中措·其二

堂成开宴日无空。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0)

平黎锡宴

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

(0)

扇子诗·其八

月下九九仙,云间七七泉。

唤起吹箫子,跨鹤飞上天。

(0)

扇子诗·其三十一

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

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0)

少年游

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

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

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

玳筵赏处,玉纤整后,犹胜岭头香。

(0)

寄八十五侄

把玩新诗病眼开,家风端有谪仙才。

祗应鱼蟹留人住,肯为溪山唤我来。

客舍更堪秋乍入,鬓毛无柰老相催。

重阳共醉滕王阁,此观人间亦伟哉。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