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
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
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宁静景象,诗人躺在八尺长的藤床上,享受着六月天气的悠闲。林间的风和露水让鸣蝉得以饱餐,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手挥如意葛巾堕”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里使用扇子来消暑,这里的“如意”指的是随心所欲的状态,而“葛巾堕”则是形容扇子的样子。这里不仅描写了物象,也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最后一句“谁诵黄庭惊昼眠”,诗人提到了《黄庭内景经》,这是道教的一部修炼内丹的经典。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质疑有人在白天睡觉时还会去背诵这样的经文,这可能是对某种形式主义或不切实际行为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微妙批评。
痴情欲语,有帘外灵风,共人斜眄。
天涯咫尺,试问阿谁书便。刚道愁怀易剪。
早剩下、凄凉一片。空馀万缕垂杨,楼外翠深天远。
谁伴。常仪瘦损。但尽日凭栏,黛痕难展。
潇潇疏雨,湿到画梁如霰。应是新巢香软。
可记省、年时初见。分付杜宇休啼,□遣绿窗春换。
满地霜华,一庭月色,碧空万里无云。
流光又尽,能不惜冰轮。
遥望广寒宫殿,锁葳蕤、清绝纤尘。
多情甚,素娥青女,耐冷照愁人。去年。
当此际,萍飘蓬合,说剑论文。
自西风别去,神返瑶京。
堪叹人间聚散,转轮与、皓魄三分。
徘徊处,暗香浮动,梅影又横陈。
宝帷围香,雕阑贮玉,梨花双锁娇云。
嫩寒初褪,妆成钿阁笼晴。裁鸳绮,绣星辰。
倩护他、香雪缤纷。莫教那、残烟疏雨,狼藉散芳尘。
韶华最易飘零。料也怯、廿番风信。珠泪莹莹。
缃桃瘦损,不禁清露销魂。描凤牒,费泥金。
写璚笺,谣寄蓉城。倩东君、玉箫声里,留住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