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龙四年春祠海》
《景龙四年春祠海》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

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

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

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

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

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

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

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

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

虽叹出关远,始知临海趣。

赏来空自多,理胜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ǐnglóngniánchūnhǎi
táng / sòngzhīwèn

shìchūnmíngxiāozhāiméng
míngjiànchūxiàjīngtāo

kuòhuāngjìntiānhuíbǎichuānshù
yánduānjiēkōngwàiwéifēn

nuǎnxiàngláizhōuyóuhuìmíng
zhìshēngfěixuánxiǎngyīnlíng

dedeqínyúnyúndǎojiānshù
ānjīnzàifāngzhàngmièxún

xiānshìshìmíngsōu
míngbèiqúnshānlǎobiànchù

zhōngliángkǎiruòlíngtiǎnēn
sānwénshǐlínliǎngbàishénxiānshǔ

suītànchūguānyuǎnshǐzhīlínhǎi
shǎngláikōngduōshèngshúnéng

liújìngdàiyún

注释
肃事:恭敬地进行祭祀之事。
祠春溟:在春天的海边举行祭祀。
宵斋:夜晚的斋戒。
蒙虑:心灵上的蒙蔽或忧虑。
鸡鸣:公鸡打鸣,指清晨时刻。
鹭下:白鹭降落。
涛鹜:波涛中的野鸭。
地阔:大地广阔。
八荒: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天回:天空回转,形容宇宙的广阔无垠。
百川澍:众多河流滋润大地。
筵端:宴席的一端,比喻宴会的边缘。
空曲:天空的弯曲处,形容极高远。
雰雾:云雾。
暖气:温暖的气息,春天的感觉。
物象:自然界的景物。
周游:循环往复。
晦明互:光明与黑暗交替。
致牲:献上祭品。
匪玄享:不是为了神秘的享受。
禋涤:祭祀清洁仪式。
灵煦:神灵的恩泽。
的的:清晰、明亮的样子。
波际禽:水边的鸟儿。
沄沄:水流连绵不绝的样子。
岛间树:岛屿间的树木。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方丈: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蔑寻路:没有路径可寻。
仙事:仙人的事情。
世隔:与世俗相隔离。
冥搜:深沉的探索或寻找。
四明:四明山,地名。
背群山:位于群山之后。
遗老:年老的隐士或前朝遗民。
莫辨处:无法辨认的地方。
抚中:抚摸胸口,表示思考或感慨。
良自慨:确实自我感慨。
弱龄:年轻的时候。
忝恩遇:谦辞,表示有幸受到恩惠和机遇。
三入:多次进入。
文史林:文学和历史的领域。
两拜:两次担任。
神仙署:比喻高雅的官职或仙境。
出关远:离开京城或重要地区很远。
临海趣:靠近海边的乐趣。
赏来:所欣赏的。
空自多:虽然很多但只有自己知道。
理胜:道理深刻。
孰能喻:谁能理解。
留楫:留住船桨,比喻停留不前。
竟何待:到底在等待什么。
徙倚:徘徊不定。
云暮:云起黄昏,指时间流逝。
翻译
清晨虔诚祭海春,夜斋沐浴净心尘。
鸡鸣破晓日初升,白鹭惊飞涛中鹜。
大地辽阔四极近,苍穹回转江河润。
宴席延伸至天边,目之所及皆云雾。
暖意融融万物醒,光影交错昼夜轮。
献祭非为暗中享,洁祀祈求神灵恩。
水波之畔鸟儿清,岛屿之间树影森。
安期子今在何处,方丈仙山无处寻。
仙凡之事隔云端,冥思苦索亦成空。
四明山独立群峰,古老人迹难觅踪。
抚胸自叹心感慨,年少时幸蒙恩泽。
三度涉足文史界,两次晋身仙府职。
虽遗憾离京遥远,却领悟海滨之美。
此乐只自知众多,道理深刻谁人解。
舟楫停留为何故,徘徊忽觉日已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天到海边的一个神祇前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赏析。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表明了诗人在清晨准备祭祀之事,心中充满敬畏之情。接着"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则是描写早晨的景象,鸡鸣声中带来新的一天,而鹭鸟因为水面上的涟漪而惊起。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以及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紧接着"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雾雾"则是对祭祀现场的描写,诗人的视线中只有远处的山峦和弥漫的薄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一句中,"暖气"可能指春天的温暖,而"物象"则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春日暖意和光影变化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描述的是祭祀活动本身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和动静之美。

随后诗人提及了自己的处境与内心世界:"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这里"安期"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或状态,而"方丈"则是对自己身份的隐喻。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自己与世俗隔绝、追寻仙境的渴望。

最后,诗人写道:"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得以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感激之情。而"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则可能是在提及诗人对于学习与探求知识的热衷,以及他对于神秘领域的尊崇。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赤溪登眺偶成

万叠峰峦绕,岩疆气象雄。

九州炎徼尽,一览大瀛东。

官柳经秋碧,蛮花破腊红。

老夫占物候,扶杖快吟风。

(0)

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二十八

湘乡绍桐城,一代推巨手。

韵语殊蹶张,誓摩古人垒。

(0)

读徐素庵先生慎馀斋诗集谨题二律·其二

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

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

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

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

(0)

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七

丞相祠堂冷碧苔,鹤归华表舞徘徊。

千年地下苌宏血,化作枝头万点梅。

(0)

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五

回廊环抱蜀冈斜,高阁层檐碍落霞。

怪石倾敧衰草乱,昔年亭馆属谁家?

(0)

得藜阁书却寄

历遍陪京又上京,磨驴踪迹几番更。

半窗风月连床梦,二顷田园学稼情。

入世心知惟惠子,著书才短愧虞卿。

陶然亭上前游在,好待相携载酒行。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