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孙师郑》
《挽孙师郑》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对联

穷而后工,乱世忧吁诗文阁;

死犹在客,家山寂寞拜王楼。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孙师郑》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对孙师郑的追悼,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生平的回顾。

首句“穷而后工,乱世忧吁诗文阁”,揭示了孙师郑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忧虑,创作出富有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这里的“穷而后工”借用自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强调了在逆境中才能激发出更深层次的艺术创作。而“乱世忧吁诗文阁”则形象地描绘了孙师郑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以诗歌作为心灵的避风港,抒发对国家、社会的忧虑之情。

次句“死犹在客,家山寂寞拜王楼”,表达了孙师郑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作品仍被怀念。这里的“死犹在客”暗示了孙师郑的去世如同远行的旅人,虽然肉体已离去,但其思想和艺术成就依然存在,如同游子在外,心中永远挂念着故乡。“家山寂寞拜王楼”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通过想象孙师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对着象征着其艺术成就的“王楼”(可能指其作品或艺术地位)进行默拜,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艺术贡献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不仅表达了对孙师郑个人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探索。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咏南山诸胜.照阁

幽人无适莫,乘兴登高阁。

夜月锁云林,春花绣岩壑。

(0)

浮玉僧建亭蒜山之顶丹阳新旧太守林子中杨次公首登之因名二翁亭

来陪杖屦蹑孤峰,故老旁观叹二翁。

海上波平千里白,江东兵壮万旗红。

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

须约蒙庄老仙客,凭栏直下看龙宫。

(0)

瑞圣园斋宫

苑钥重开不禁阑,眼前芳景未凋残。

仙花笑日欲争媚,禁柳受风疑怯寒。

诗兴似春多丽藻,斋心如水自澄澜。

凭君赋尽园中景,免向绡图指点看。

(0)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二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

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

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

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

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

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

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

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0)

金沙行

关西不雨凡几城,孜孜谁独劳其情。

镇潼太守真贤明,驱车远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东风环佩锵瑶琼。

溪翁不钓童不耕,隆隆千里讴歌声。

从容祷罢残霞横,莲花顶上微云生。

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洒尘埃清。

(0)

送陈长官赴衡阳

楚天摇落霜风早,山色依依江渺渺。

洞庭水寒帆影孤,雁声正在衡阳道。

君不见屈原憔悴贾生夭,遗恨至今犹未了。

日晚江头船住时,行人莫望江边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