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履群仙出禁来,恢恢汤网一时开。
圆扉宿草看先沃,丹笔南山挽却回。
宽大共祇天子诏,平反端羡月卿才。
炎歊近走幽沉檄,再拜瑶篇到楚台。
剑履群仙出禁来,恢恢汤网一时开。
圆扉宿草看先沃,丹笔南山挽却回。
宽大共祇天子诏,平反端羡月卿才。
炎歊近走幽沉檄,再拜瑶篇到楚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审录口占寄和沂乐廷卿》。诗中描绘了皇帝颁布宽大诏令,平反冤屈,彰显公正的情景。诗人以“剑履群仙出禁来”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的威严与神圣,仿佛群仙从禁宫走出,象征着权力的行使。接着,“恢恢汤网一时开”,汤网比喻法网,这里形容法网之宽广,意味着皇帝的诏令如同打开了一扇公正的大门,一切不公都将被揭露。
“圆扉宿草看先沃,丹笔南山挽却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帝诏令的施行效果,如同雨水滋润了久旱的土地,又如丹笔在南山下挽回了即将失去的生命,生动展现了诏令的威力和正义的力量。
“宽大共祇天子诏,平反端羡月卿才。”这两句赞美了皇帝的宽大仁慈以及官员的才能,认为他们的作为令人羡慕,体现了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炎歊近走幽沉檄,再拜瑶篇到楚台。”最后两句描述了诏令如同清风驱散炎热,迅速传播至远方,表达了对皇帝诏令的敬仰和对正义传播的喜悦。同时,诗人通过“瑶篇”这一比喻,赞美了诏令如同珍贵的玉简,传递至楚台,象征着正义和真理的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帝诏令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公正、宽大和真理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春风吹香出芳林,丛兰开傍西岩阴。
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嵚。
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沈。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
冰霜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
疏衾扶薄病,问宵来、何事做凄清。
恁帘前点滴,庭槐砌竹,絮尽更更。
带入还家短梦,枕畔尚分明。
争傍羁人耳,分外多情。
为想乡居此际,纵闲穿屋漏,也得同听。
更银河络角,凉讯到瑶京。几时山橹归。
筑就瓜区,临水结柴荆。
西窗烛砌柈菱芡,领略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