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焚一室宜静,月到中庭渐幽。
蝶梦初生榻上,莺声忽过枝头。
香焚一室宜静,月到中庭渐幽。
蝶梦初生榻上,莺声忽过枝头。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首句“香焚一室宜静”,以焚香营造出室内的一份宁静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月到中庭渐幽”一句,通过月光的逐渐洒满庭院,渲染出一种由外而内的渐进式静谧之美,仿佛月光不仅照亮了物理空间,也照亮了心灵深处。
“蝶梦初生榻上”一句,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融合,以“蝶梦”比喻轻盈的梦境,仿佛在榻上轻轻飘浮,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
最后,“莺声忽过枝头”则以动衬静,通过突然响起的莺啼之声,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却又在瞬间回归平静,形成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展现出自然界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焚香、月光洒落、梦境与现实交织、以及自然界的鸟鸣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壁镫荧荧天未曙,仆夫促驾出村树。
乱峰攒攒青接天,悬流千寻飞瀑布。
石梯险滑级不分,健马力争下蹄处。
长歌行路关山难,蚁缘九曲云崖间。
星精摇摇仰可攀,积雪耀日秋风寒。
马蹄碎兮人力竭,一关横界长天碧。
我思开山烦五丁,凿穿石穴通青冥。
又欲移山效愚公,眼前障碍一扫空。吁嗟乎!
所欲安可得,不若卸肩且休息。
才子泣穷途,佳人苦薄命。
不料此定例,千年难改政。
谓系如分傥,殊难一例评。
庄姜赋《绿衣》,《终风》暴自迅。
昭君嫁沙漠,琵琶寄哀咏。
彼独非贞淑,何都罹强横。
昭昭祸福门,颠倒胡无定。
空空轮回理,渺茫难凭信。
十二万年前,偶然分逆顺。
化工草创成,铁案堪援证。
夭寿贞不贰,古训式贤圣。
趋避徒烦劳,但当受其正。
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