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
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云栖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山中云栖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山间环境的清幽,出山时视野开阔,入山后竹林环绕,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进一步描绘了寺门隐于竹海之中,绿意盎然,曲折小径引人入胜。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此居住的时光,曾在莲池边修习禅定,建造茅屋,体现了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追求。“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表达了对先贤高僧的追思,以及对传承衣钵者的关切。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写诗人偶然造访,恰逢僧侣们准备斋饭,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参禅读书,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与世俗名利的疏离。“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则对追逐名利的人们表达了怜悯和批评。
最后,晚钟声从远处传来,诗人意识到该离开,暗示着对尘世生活的短暂停留和对超脱的向往。“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以自然之声作结,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急于回归内心的急切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寺生活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对世俗浮华的反思。
婵娟綵云里,高台知几层。
日日空歌舞,含泪望西陵。
惆怅君王无复来,辇路东风生绿苔。
昔日繁华竟安在,后人过此空徘徊。
君不见遗令分香卖履时,丁宁似有无穷悲。
可怜漳水东流去,芳草萋萋邺城路。
花落莺啼春又归,不见望陵歌舞处。
绿波漾漾芙蓉池,粉墙杨柳窣地垂。
自怜玉貌金闺里,误嫁五陵年少儿。
五陵年少多轻薄,结交豪侠轻许诺。
扬鞭紫陌竞驱驰,醉酒青楼恣酣乐。
击鞠每来桃李园,或过韦曲借花看。
着处遨游不回顾,岂惜春闺花易阑。
燕语莺啼春欲晚,走马章台竟忘返。
捲上珠帘颦翠蛾,草色青青望中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