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楚大夫,何事沉汨罗。
怀王信谗佞,吾道成蹉跎。
守义死亦足,偷生辱何多。
湘流若有恨,千古作回波。
贤哉楚大夫,何事沉汨罗。
怀王信谗佞,吾道成蹉跎。
守义死亦足,偷生辱何多。
湘流若有恨,千古作回波。
这首明代邓雅的《拟古九首(其六)》以楚大夫屈原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道义的赞扬,以及对楚怀王昏庸和谗佞小人误国的批判。诗人首先称颂屈原的高尚品质,询问他为何会遭受沉沦汨罗的不幸,暗示了屈原的悲剧源于君主的不察和昏聩。接着,诗人指出屈原的悲剧在于坚持真理,他的理想因此而受阻,道义之路变得艰难。
"守义死亦足"一句,高度赞扬了屈原视死如归的精神,认为为了道义,即使死亡也是值得的。然而,"偷生辱何多"则表达了对屈原选择赴死而非苟活于世的深深敬意,他认为屈原所承受的侮辱远超过偷生所能带来的耻辱。最后,诗人借湘江之水表达对屈原无尽的哀思,说如果湘流有情,它将永远带着屈原的遗憾和愤慨,形成永恒的回波。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的崇高敬仰,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