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从人号懒仙,一瓯常及日高眠。
要令万卷浇胸次,便觉三山到眼前。
客至不须樽有酒,家贫肯厌突无烟。
清泉近在南山麓,珍味殊胜渭水煎。
吏隐从人号懒仙,一瓯常及日高眠。
要令万卷浇胸次,便觉三山到眼前。
客至不须樽有酒,家贫肯厌突无烟。
清泉近在南山麓,珍味殊胜渭水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所作的《次韵烹茶四首(其二)》。诗中,诗人自称为“吏隐”,即在官职之余过着隐逸的生活,以“懒仙”自称,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喜欢在慵懒的午后品茗读书,认为书卷可以洗涤心灵,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三山之中。
诗人强调即使家中简陋,客人来访也不必担心酒食招待,他的满足在于清泉烹茶的简单享受。南山脚下的清泉水质甘甜,他认为这比渭水煎煮的珍味更为可口。整首诗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宁静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茶香与自然之美的独特品味。
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