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朝积雪满亭台,一篑功成陋土堆。
银壁有痕缘削出,玉峰无翅解飞来。
趁晴更把双狮塑,傍晚犹疑独鹤回。
记取开元张彖语,冰山莫认作崔嵬。
连朝积雪满亭台,一篑功成陋土堆。
银壁有痕缘削出,玉峰无翅解飞来。
趁晴更把双狮塑,傍晚犹疑独鹤回。
记取开元张彖语,冰山莫认作崔嵬。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雪山》描绘了一幅冬日积雪的静谧景象。首句“连朝积雪满亭台”写出了连续多日的雪覆盖了亭台,展现出一片洁白的世界。接着,“一篑功成陋土堆”以比喻手法,将雪比作堆积的土堆,形象地表达了雪量之大。
“银壁有痕缘削出,玉峰无翅解飞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银白的雪墙仿佛被精心削刻出痕迹,而那如玉的山峰虽无翅膀,却似乎能随风飘然而至,富有动态感和想象力。
“趁晴更把双狮塑,傍晚犹疑独鹤回”进一步描绘了雪景中的艺术创作,趁着晴天,人们雕塑出威武的双狮,傍晚时分,又似乎有孤鹤在雪景中飞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
最后,诗人引用开元年间张彖的名言“冰山莫认作崔嵬”,告诫人们不要误将眼前的雪山美景视为永恒不变的大山,暗示雪终会消融,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整首诗以雪山为载体,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人生感悟。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
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
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
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
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
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
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
五十馀年到章圣,将帅名臣犹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
我从诸孙见画像,绝世风骨何堂堂。
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
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
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
百年神隽今已矣,貌向丹青尚如此。
虎头不用著三毫,燕颔须教飞万里。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
人物于今宁复有,奇庞谁是功名手。
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