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秣陵秋,十四妆楼。青溪回抱板桥头。
旧日徐娘无觅处,芳草生愁。
金粉一时休,团扇谁留。殢人只有小银钩。
句尾可怜书荡妇,似诉漂流。
花月秣陵秋,十四妆楼。青溪回抱板桥头。
旧日徐娘无觅处,芳草生愁。
金粉一时休,团扇谁留。殢人只有小银钩。
句尾可怜书荡妇,似诉漂流。
这首《卖花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自称金陵荡子妇的女子形象,充满了哀怨与深情。开篇“花月秣陵秋”,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十四妆楼”暗示了女子的年轻与美丽,而“青溪回抱板桥头”的景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旧日徐娘无觅处,芳草生愁”两句,将历史人物徐娘与眼前的女子相联系,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女子内心的忧愁。接下来,“金粉一时休,团扇谁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金粉比喻女子的美貌,团扇象征着她的命运,暗示了她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最后,“殢人只有小银钩。句尾可怜书荡妇,似诉漂流。”以“小银钩”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处境与心情,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如同一位漂流在外的荡妇,充满了无奈与哀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同情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