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
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
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
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
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
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
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
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
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
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
这首诗《无为堂》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展现了其对“无为”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句“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开篇即揭示了“无为”并非完全的无所作为,而是在行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欲望和杂念所驱使。这里的“动”与“念”指的是行动与念头,强调在行动中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而非彻底的消极避世。
接着,“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一句,表达了“无为”的境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人们在与自然万物的互动中,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这里“妙”指的是微妙、玄妙,暗示了“无为”之道的深邃与奥秘。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刻的画面,青铜镜虽小却能映照出世间万物,象征着“无为”之境能够洞察宇宙万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分野。这一比喻巧妙地将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联系起来,体现了“无为”哲学的广阔视野与深刻洞察力。
“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则进一步阐述了“无为”的价值,指出过分追求功利与机械操作只会扰乱心神,而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机械”既指物质上的过度追求,也暗含了精神上的束缚与困扰。
后半部分“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通过描写晴朗窗户上烟篆的香气与衣物上残留的余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无为”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古今相通的境界。
最后一句“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总结全诗,强调了“无为”者的胸怀超越了时代与历史,达到了一种永恒的精神高度。这不仅是对释道潜个人境界的赞美,也是对“无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它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无为堂》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无为”哲学的精髓,以及其对个人心灵净化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是一首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蓬莱酿酒酒已成,贺家池上新采菱。
紫衣侍立乌帽走,吾兄招客望海亭。
归来为我道客语,出没帆墙俱可数。
醉中遥指北山下,云此白处乃海浦。
入山迤逦数百山,客居乃在一山颠。
虽非阳侯所窟宅,风涛澒洞已拍天。
馀山亦有人杂居,山无桑麻只捕鱼。
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
或如七十之老翁,或如三尺之侏儒。
手足口眼莫不见,鞭磔尽作人号呼。
千艘竞造石首脯,雨声飒飒鱼来初。
截波一网千万尾,棹歌喜噪翻蓬壶。
垂钓忽挂绿鹦鹉,探石仍得真珊瑚。
晚晴蜃结彩霞阁,夜黑龙呈明月珠。
红涟紫液碧潋滟,顷刻变态世所无。
我闻此景若在眼,便欲驾舶寻天吴。
昔时管宁亦避地,吾祖叹息思乘桴。
我今何为不可往,谁能俛首甘区区。
平时此亭景最美,自谓清旷更无比。
一闻客语心坐驰,却上望海污潢耳。
嗟哉好恶随所迁,世间万事多如此。
《常甫招客望海亭》【宋·孔平仲】蓬莱酿酒酒已成,贺家池上新采菱。紫衣侍立乌帽走,吾兄招客望海亭。归来为我道客语,出没帆墙俱可数。醉中遥指北山下,云此白处乃海浦。入山迤逦数百山,客居乃在一山颠。虽非阳侯所窟宅,风涛澒洞已拍天。馀山亦有人杂居,山无桑麻只捕鱼。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或如七十之老翁,或如三尺之侏儒。手足口眼莫不见,鞭磔尽作人号呼。千艘竞造石首脯,雨声飒飒鱼来初。截波一网千万尾,棹歌喜噪翻蓬壶。垂钓忽挂绿鹦鹉,探石仍得真珊瑚。晚晴蜃结彩霞阁,夜黑龙呈明月珠。红涟紫液碧潋滟,顷刻变态世所无。我闻此景若在眼,便欲驾舶寻天吴。昔时管宁亦避地,吾祖叹息思乘桴。我今何为不可往,谁能俛首甘区区。平时此亭景最美,自谓清旷更无比。一闻客语心坐驰,却上望海污潢耳。嗟哉好恶随所迁,世间万事多如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K1XfdjzAl.html
朔风萧萧方振槁,雪压茅斋欲攲倒。
门前谁送一枝梅,问讯山僧少病恼。
强将笔力为摹写,丽句已输何逊早。
碧桃丹杏空自妍,嚼蕊嗅香无此好。
先生携酒傍玉丛,醉里雄辞惊电扫。
东溪不见谪仙人,江路还逢少陵老。
我虽不饮为诗牵,不惜山衣同藉草。
要看陶令插花归,醉卧清风轶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