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这首诗《和秋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与情感。
首联“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江天之间,落叶飘零,显得格外沉寂黯淡。隋堤之上,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鸣叫,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这两句以景入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秋日黄昏场景。
颔联“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远处的楼角上,有人正在捣衣,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在为远方的亲人送行。而晚蝉的鸣叫,则是秋天特有的声音,它们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设想自己在某个时刻要离开,面对这样的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悲伤,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这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尾联“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以“孤生蕉萃”自比,暗示了自己如同孤苦无依的植物,在秋风中摇曳,害怕见到那些枯萎的枝条被暮烟笼罩。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脆弱,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和秋柳》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离别、时间流逝以及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拂将团扇点江春,难与班姬咏并珍。
非为墨池云雾好,自来不以笔干人。
天地开春晖,群阴争闭之。
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
淫雨恣凌虐,淹旬下无时。
顽云扫复合,直向平地垂。
蒸人共愁叹,万物皆疮痍。
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
青苞敛绛萼,同向枝上萎。
民麦悲已病,泥中聊参差。
嘉谷失播种,虽晴谅胡为。
蠢彼田中氓,岂惟念身饥。
州县责常赋,嗷嗷诉之谁。
幸不为盗起,多应尽流离。
吁嗟致此异,其咎安所尸。
悒悒穷巷士,屏身伏茅茨。
读书抗前古,得失心颇窥。
天理不难究,可以人事知。
且欲上其说,惧非己所宜。
有职彼尚默,未当僭汝卑。
勉汝无妄言,言出祸汝随。
谁识此怀抱,独自空嗟嘻。
《丙寅春雨》【宋·穆脩】天地开春晖,群阴争闭之。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淫雨恣凌虐,淹旬下无时。顽云扫复合,直向平地垂。蒸人共愁叹,万物皆疮痍。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青苞敛绛萼,同向枝上萎。民麦悲已病,泥中聊参差。嘉谷失播种,虽晴谅胡为。蠢彼田中氓,岂惟念身饥。州县责常赋,嗷嗷诉之谁。幸不为盗起,多应尽流离。吁嗟致此异,其咎安所尸。悒悒穷巷士,屏身伏茅茨。读书抗前古,得失心颇窥。天理不难究,可以人事知。且欲上其说,惧非己所宜。有职彼尚默,未当僭汝卑。勉汝无妄言,言出祸汝随。谁识此怀抱,独自空嗟嘻。
https://shici.929r.com/shici/LM9XMmb9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