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秋柳》
《和秋柳》全文
明 / 徐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0)
鉴赏

这首诗《和秋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与情感。

首联“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江天之间,落叶飘零,显得格外沉寂黯淡。隋堤之上,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鸣叫,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这两句以景入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秋日黄昏场景。

颔联“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远处的楼角上,有人正在捣衣,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在为远方的亲人送行。而晚蝉的鸣叫,则是秋天特有的声音,它们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设想自己在某个时刻要离开,面对这样的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悲伤,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这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尾联“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以“孤生蕉萃”自比,暗示了自己如同孤苦无依的植物,在秋风中摇曳,害怕见到那些枯萎的枝条被暮烟笼罩。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脆弱,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和秋柳》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离别、时间流逝以及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夜
朝代:明

(约1617—约1688)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字东痴,初名元善,字长公。明诸生。工诗。明亡后更名夜,字嵇庵。隐居东皋郑潢河上,顺治间曾南行访林和靖故居,登严子陵钓台。康熙间荐鸿博,不赴。有《东痴诗钞》。
猜你喜欢

金贤良

虚号贤良岂疗饥,短衣结袖竟何为。

空携痛哭能言策,不遇勤求下诏时。

老去说诗犹有味,寒来索酒莫教迟。

家贫身死知无计,自有傍人为立碑。

(0)

戏题团扇自写山水

拂将团扇点江春,难与班姬咏并珍。

非为墨池云雾好,自来不以笔干人。

(0)

丙寅春雨

天地开春晖,群阴争闭之。

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

淫雨恣凌虐,淹旬下无时。

顽云扫复合,直向平地垂。

蒸人共愁叹,万物皆疮痍。

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

青苞敛绛萼,同向枝上萎。

民麦悲已病,泥中聊参差。

嘉谷失播种,虽晴谅胡为。

蠢彼田中氓,岂惟念身饥。

州县责常赋,嗷嗷诉之谁。

幸不为盗起,多应尽流离。

吁嗟致此异,其咎安所尸。

悒悒穷巷士,屏身伏茅茨。

读书抗前古,得失心颇窥。

天理不难究,可以人事知。

且欲上其说,惧非己所宜。

有职彼尚默,未当僭汝卑。

勉汝无妄言,言出祸汝随。

谁识此怀抱,独自空嗟嘻。

(0)

江南春

杜若溪边待钓船,怨红伤翠助鹂鹃。

战回春事青蒲剑,买破韶光绿荇钱。

千嶂远围芳草国,一江晴浸断霞天。

未知多感多愁客,何处偷寻瓮底眠。

(0)

病目

两眼谁怜著古今,中年赢得泪沾巾。

冥鸿灭没看天晓,搔首熏风对玉琴。

(0)

涪江风月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

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