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乘坐小舟,随着溪流深入,四周是无尽的寒碧色彩。路过莲塘,却见到一片混乱的景象,千顷的荷花开得正盛,呈现出朱红与白色的交错。
诗人听闻高情的传说,便寻找那些有盟誓的鸥鹭,以此表达自己对这种风流情操的喜爱。面对这般景色,不禁掀髯一笑,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个人的身世痕迹。
诗人热爱古老城邑的风雅之气,那些碧绿的山峰争相斗丽,就像是朋友手挽手一般。才华横溢的文书堆积如山,毫不畏惧任何挑战。
官府中庭空寂,只有举杯邀月,以酒会友,饮兴勃发,无所顾忌。这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怜悯宣子,可能是对朋友或某种情谊的怀念,那杖头上才挂着百钱,也许是在表达一种清贫自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