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
《念奴娇》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押[陌]韵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0)
注释
漂兀:孤独漂浮。
溪烟:溪边的雾气。
寒碧:寒冷而清澈的水面。
莲塘:种有莲花的池塘。
朱朱白白:形容荷花的红白相间。
高情:高尚的情感或情趣。
风标:风采、品格。
掀髯:用手掀起胡须,表示轻松愉快。
古邑:古老的城镇。
碧峰:绿色的山峰。
制锦:比喻治理政务。
文书堆积:形容公事繁多。
吏散:官员离去。
举觞:举起酒杯。
宣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翻译
小舟孤独漂荡,穿越溪烟,深入无尽寒冷的碧水。
蜿蜒的小路环绕着莲塘,让人眼花缭乱,满目红莲白荷。
听说有高尚的情操,与鸥鹭结盟,喜爱这里的清雅之客。
他笑着掀动胡须,瞬间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我欣赏这座古朴的城邑,青翠山峰竞相挺立,仿佛是护卫的臂膀。
即使才情出众,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书,也不畏惧。
官员散去,庭院空旷,举杯邀月,饮酒的兴致更浓烈。
不禁同情宣子,仅挂着百枚铜钱在杖头,生活简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乘坐小舟,随着溪流深入,四周是无尽的寒碧色彩。路过莲塘,却见到一片混乱的景象,千顷的荷花开得正盛,呈现出朱红与白色的交错。

诗人听闻高情的传说,便寻找那些有盟誓的鸥鹭,以此表达自己对这种风流情操的喜爱。面对这般景色,不禁掀髯一笑,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个人的身世痕迹。

诗人热爱古老城邑的风雅之气,那些碧绿的山峰争相斗丽,就像是朋友手挽手一般。才华横溢的文书堆积如山,毫不畏惧任何挑战。

官府中庭空寂,只有举杯邀月,以酒会友,饮兴勃发,无所顾忌。这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怜悯宣子,可能是对朋友或某种情谊的怀念,那杖头上才挂着百钱,也许是在表达一种清贫自守的境界。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复挽

气概凌云孰敢先,中兴事业冠英躔。

朝廷议论一言定,翰墨风流四海传。

恰跨鳌头升紫阁,忽骑箕尾上青天。

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江皋涕泫然。

(0)

小重山

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

采菱舟子两相逢。双媚靥,一笑与谁浓。

斜日落溟濛。鸳鸯飞起处,水无踪。

望湖楼上两三峰。人不见,林外数声钟。

(0)

竹色

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

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

(0)

好事近·其一嘉定二年正月二日大雪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0)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其五

修竹祠堂曲水滨,寒泉菊盏久埃尘。

道傍车马无心到,似我频来有几人。

(0)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其七

露冷风清斗柄迁,芙蕖零落谢家船。

都人正作黄粱梦,独占西湖明月天。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