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
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
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
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年在街上行走时的骄横情形。少年身穿五色的裘衣,随意进入他人的住宅,用玉制成的鞭子打击一个头发苍白的老奴,为数百下。这不仅展示了少年的豪放与权势,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某些人对弱者的欺凌和不公待遇。
诗中的“自拳五色裘”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少年骄横的外表和行为;“迸入他人宅”则显示了少年对规矩与礼法的漠视。紧接着,“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两句,则揭示了主人公对弱者的残酷与傲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骄横少年行为的刻画,暗含着对社会不平等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名山不我拒,一再逢诸涂。
中隔千里道,相见仍如初。
伊昔登绝巘,欲揽江天图。
丰堂冠山筑,支羽群灵趋。
下盼吴楚交,云脚垂模糊。
危楼一信宿,往境不可摹。
咋来五两轻,吹送兹山隅。
停桨岸莎积,系缆崖石枯。
有径不能上,伫望延须臾。
风日既喧美,云木交清疏。
文人六朝后,彩笔流其腴。
江山阔远间,古意相与俱。
涉境异今昔,会理亦迥殊。
焉得携谢守,永卜山中居。
三月十六天晴和,千帆争溜齐唱歌。
中流忽然怒飙作,天吴驾浪阳侯波。
回樯一退五十里,自采石至芝麻河。
阴云如掌倏布密,恍惚涛头走灵物。
舵楼屏息不敢言,眼看前舟后舟没。
号呼未毕声俱沈,良久篷窗或浮出。
我舟著岸如有神,楼橹漂裂人犹存。
须臾雨过天墨色,事定清泪翻沾巾。
嗟我何为亦挺险,脱有不测无此身。
转笑适来呼吸顷,正襟危坐亦欺人。
骤雨飒然过,天青薄阳出。
澹澹空墙阴,晖晖远林没。
客序侵朱明,寒飙尚萧瑟。
蕉心怯凉卷,桐叶净阴密。
草馨悦羁魂,水气明暗室。
地偏阒无人,长歌时抱膝。
俛仰变晨暮,开阖从书秩。
岂不怀飞腾,倘来事难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