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千秋意,无由质古人。
此生良可惜,他日得谁论。
乾鼠藏多秘,飞龙好必真。
等身书卷在,糟粕厌空陈。
徒有千秋意,无由质古人。
此生良可惜,他日得谁论。
乾鼠藏多秘,飞龙好必真。
等身书卷在,糟粕厌空陈。
这首诗《可惜》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学问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徒有千秋意,无由质古人。”诗人感叹自己虽怀有千年的智慧与抱负,却无法向古人请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仰望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这种遗憾之情,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智慧未能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
“此生良可惜,他日得谁论。”诗人感慨自己这一生虽宝贵,但未来无人能理解或评价,流露出一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仅是个人的,也反映了对后世能否公正评价前人成就的一种担忧。
“乾鼠藏多秘,飞龙好必真。”乾鼠与飞龙在这里分别象征着隐藏的秘密与追求的真实。乾鼠可能代表了那些被埋没的智慧或秘密,而飞龙则象征着追求真理与真实的决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中真相被掩盖的无奈。
“等身书卷在,糟粕厌空陈。”诗人提到自己有大量的书籍,但这些书籍中可能包含了无用的信息(糟粕),令人感到厌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筛选与价值判断的重视,以及对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的渴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人生价值、历史传承以及真理追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办著春游费。
奈狂风吹寒,禁定满城花事。
天暝云深时度雨。
院落秦筝未试。
倩谁趱、杏娇桃媚。
韶色三停今过一,只淡黄杨柳装愁思。
芳径滑,绣窗闭。
玉炉闷炷香温被。
忆去年、匆匆胜赏,梦沈烟水。
遥望秋千新彩索,难把旧痕重系。
待暖入、香红十里。
别拥双鸾迎素月,教明年、不恨今焦卒。
莺共燕,汝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