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
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古今多是烟霞谪。
一钵上人轻六翮。选场要射如来策。
点化黄金非妙药。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
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
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古今多是烟霞谪。
一钵上人轻六翮。选场要射如来策。
点化黄金非妙药。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仙境般的生活。开篇"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庐山雄伟的山势和辽阔的水面,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接着"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则是对庐山山中修道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至人即道家中的高级修士,他们在庐山的深处建造洞穴作为自己的居所,隐逸于世。
"古今多是烟霞谪,一钵上人轻六翮"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烟霞谪,是指仙家之地,云游四海,如同烟霞一般神秘莫测。而一钵即是一钵饮食,上人则是修道者,他们轻视尘世的六翮,即不受尘世牵绊。
"选场要射如来策,点化黄金非妙药"两句,则是在比喻仙家之地的生活,如同佛教中的如来,能够点石成金,但这里强调的是这种生活虽然神奇却并非是追求物质的转变,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脱。"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则是在表达对仙境生活无限向往的心情,如同饮酒一般,一口气要将这难以企及的仙境生活全部拥入怀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道家修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晨起不为晚,所期安在哉。
如言屐上下,复道手敲推。
久立酴醾架,频怜玉雪堆。
睇瞻殊莫及,攲帻屡裴回。
腊前已赋忆梅诗,年后才能见好枝。
我亦嗟渠苦孤瘦,渠应怪我底清羸。
虽然故有临风趣,政尔难忘觅句痴。
回首江东在何许,故人相远费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