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瀛昆,愿为鹿?窥虞渊。
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悯予不遘罹百艰,佳人赠我苏合香。
何以要之翠鸳鸯,悬度弱水川无梁。
申以锦衣文绣裳,三光骋迈景不留。
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只自愁。
我所思兮在瀛昆,愿为鹿?窥虞渊。
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悯予不遘罹百艰,佳人赠我苏合香。
何以要之翠鸳鸯,悬度弱水川无梁。
申以锦衣文绣裳,三光骋迈景不留。
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只自愁。
这首诗是《拟四愁诗四首》中的第三首,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首先,“我所思兮在瀛昆”,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仿佛那思念的对象位于遥远的仙境。接着,“愿为鹿?窥虞渊”,诗人希望化身为一只鹿,去窥探那深邃的深渊,这里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广阔之间的无奈与感慨。“悯予不遘罹百艰”,诗人自怜未能经历人生的种种艰辛,流露出一种对人生体验的渴望。
“佳人赠我苏合香”,在困境中得到佳人的馈赠,如同在寒冷中得到温暖,象征着在艰难时刻的慰藉与希望。“何以要之翠鸳鸯,悬度弱水川无梁”,诗人以翠绿的鸳鸯作为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又面临着无法跨越的障碍,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申以锦衣文绣裳,三光骋迈景不留”,诗人通过华丽的服饰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只自愁”,最后两句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
伊谁筑室青山前,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
十年乱定还乡土,奉母安居仍守墓。
池鱼供馔冬笋白,把酒升堂更欢舞。
时登半山亭,却望山上坟。
手攀坟树抚驯鹿,泪洒深谷不断之飞云。
我愿种桃绕其室,瑶池花开照云日,此母应能食其实。
由来和气兆物先,水生连理山出泉。
会亭有石良可镌,母慈子孝俱千年。
沿崖入深谷,群木罗秋阴。
泉响一何幽,岩栖有鸣琴。
已欣人迹遥,恒恐尘虑侵。
愿持白云操,一写高世心。
骅骝厄盐车,局促上峻坂。
长鸣悲风生,惜此白日晚。
时哉一纵辔,造父未能挽。
荡荡轶浮埃,天门望中远。
沿溪弄潺沄,举首见绝壁。
石脚插白沙,崩崖旧时劈。
始登足轻剽,稍瞰心怵惕。
圆峰覆锜釜,悬涧泻瓴甋。
当时风雨交,云气走霹雳。
兀立苍茫中,隤然欲无敌。
夤缘背前路,陟巘欣后觌。
委蛇冠彤霞,巀嶪挂赤霓。
梯危出深窈,指道转岑寂。
寒葩泫零露,幽翳明的皪。
迂回落陂陀,清晨方踧踖。
乔林杂松槚,玄宇散檐樀。
逝将觐天人,披发调笙笛。
神仙岂在远,尘虑恐未涤。
行歌答清啸,次第记所历。
回风散残雨,列宿光可摘。
群动亦暂休,啼螀在葭荻。
意行得无为,念此增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