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闻乡人语,此家胜良贾。
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
青春满桑柘,旦夕鸣机杼。
秋风一夜来,累累闻砧杵。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
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
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
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
长闻乡人语,此家胜良贾。
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
青春满桑柘,旦夕鸣机杼。
秋风一夜来,累累闻砧杵。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
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
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
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自足的农人生活图景,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长闻乡人语,此家胜良贾”显示了农家在乡间的美好声誉,而“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则形象地描绘出农家的富足和粮食的丰裕。
“青春满桑柘,旦夕鸣机杼”表现了勤劳农妇日夜不停地纺织,反映出家庭经济的繁荣。秋风一吹,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着准备过冬的粮食,这种景象通过“累累闻砧杵”的声音形象展现。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则描写了农田与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而“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命运的思考。
最后,“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和“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拥有广阔的土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对土地与根基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农耕生活,以及对于简单、安稳生活方式的追求。
花与人同瘦。记无聊、栖香弄影,芳心微逗。
数点眉峰横远黛,早被东风吹皱。
薄中了、恹恹病酒。
已过踏青寒食节,问江南、双燕归来否。
思往事,碑衔口。柔情曲曲肠回九。
数不尽、寻消问息,几番辜负。
一寸心头愁万斛,凭尔春浓如绣。
干甚事、青袍淹透。
深巷梨花门半掩,耐凄凉、小雨黄昏后。
云路迥,但搔首。
几个莺梭,早织就、千丝万缕。
最苦是、苏堤欲晓,灞桥将暮。
媚眼未醒开又合,纤腰半倒扶难住。
重沉沉、搭在玉栏杆,和烟雨。还记得、长亭路。
曾折送,行人去。恁牵缠似我,别时情绪。
帘暗梦回应有泪,楼高目断浑无语。
隔青山、不见紫骝归,蒙天絮。
巾车偶淩尘,城市稀识面。
羡公垂老年,兄弟得相见。
一丘心所期,八口力已倦。
风檐接对问,万语归一叹。
平居味昔言,识字始忧患。
温训故相宽,学问出屯难。
时方际阳九,大野看龙战。
篝狐惊夕枕,椎埋讶朝畔。
沟壑填罢癃,民命一何贱。
偷息幸吾侪,经画得再饭。
出门惮搔首,返棹已嫌缓。
蒙方养毛羽,公其守文献。
髭白日以添,观河自知变。
相思苦公遥,相逢喜公健。
斯世惜馀黎,时愁诵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