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
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
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山水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表明诗人发现了一处隐秘而又宏伟的山水之胜,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景,更有人文气息的熏陶。
"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则描写了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亭阁建在险峻的山峰上,而楼台则环绕着曲折的水池,展示了一种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布局。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描绘了秋天轻薄的云雾与古老的桥梁和攀缘植物相互缠绕的画面,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物是人非的感觉。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则通过对小动物活动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感悟和欣赏。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表明诗人对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惜,也透露出一种愿意在这里久留,不愿意离开的惬意心情。
最后,"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希望能够回到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中去,像古代隐士一样,以琴声伴随着悠然自得的人生旅途。
乃翁里居时,曾上庐山牍。
怀贤访其孤,今值词人牧。
我尝爱临川,韩草刊于陆。
尔侯古雅趣,与陆堪并躅。
而翁词翰佳,世亦思在目。
尔其持此诗,勿惮拜仆仆。
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
峨峨兮西山,光燄那久伏。
郑子才不疏,徐子文甚勇。
一旦召严徐,一旦策晁董。
去年萧寺中,杯酒兼旬同。
间阔见难合,况乎分悴丰。
荒鸡号何多,邻犬吠愈悍。
初迷纸窗隙,旋失布衾暖。
呼童户先启,走报雪且满。
为言果羞明,若尔真待伴。
须臾起孩稚,次第及衰懒。
索衣乱襦裤,取酒忘濯盥。
试观尚零落,骋目迷间断。
青黄倏衰白,陵谷置平坦。
灞桥欠驴蹇,剡曲无棹短。
有兴不可乘,摅词讵能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