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骨气压群雄,传炮羊山斗老龙。
宿志未偿嗟毁墓,至今人说海澄公。
铮铮骨气压群雄,传炮羊山斗老龙。
宿志未偿嗟毁墓,至今人说海澄公。
这首诗《秋日谒延平郡王祠(其二)》由清代诗人何如谨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延平郡王的敬仰之情。首句“铮铮骨气压群雄”,以“铮铮”形容延平郡王的刚毅不屈之气概,将其与众多英雄对比,突出其独特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次句“传炮羊山斗老龙”,运用夸张手法,描述延平郡王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与强大的敌人激烈对抗,展现了他勇猛的战斗精神。
后两句“宿志未偿嗟毁墓,至今人说海澄公”,表达了对延平郡王未能实现其遗愿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他英名流传至今的感慨。其中,“宿志未偿”暗示了延平郡王生前未完成的心愿,而“嗟毁墓”则表达了对这种遗憾的哀叹。最后,“至今人说海澄公”则强调了延平郡王的名声和事迹被后人铭记,他的形象和精神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延平郡王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刻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兄诗有味剧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
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
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
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饭欢有馀,去岁此时初到颍。
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糇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无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
有卒升我堂,手执丈八殳。
自称千夫长,意气何粗疏。
公然踞高榻,狞色如于菟。
顾盼傍无人,摇头捋髭须。
时时越几席,颠倒案上书。
我欲呵咤去,恶声恐相随。
含愠姑与言,但誇身手粗。
昨日战城西,杀逐诸贼奴。
高马我夺得,丈夫亦知无。
奋臂好临阵,叫嚣若呼卢。
袒跣过无礼,貌狠心弗舒。
夫子进顽童,互乡亦何诛。
当其遇阳货,唯诺无趑趄。
豺狼正满野,章甫多泥涂。
区区一介士,焉敢拒武夫。
逊辞庶免侮,且复忍斯须。
日暮方出门,临行更踟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