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道士云峰子,小时便住王屋里。
一身颇负健腰脚,访胜不烦戒行李。
芒鞋遍踏万重山,葫芦满吸千江水。
五岳真形许尽图,天下名山剩无几。
自言未到滇黔游,平生憾事犹余此。
即今年已近九十,谈笑依然露儿齿。
丹砂久服两颊红,道气常充双眉紫。
耳虽重听勇可贾,矍铄精神不肯已。
每饭宁愁三次遗,日行尚可五十里。
羌予何啻见弥明,如君定应逢关喜。
尘世原多食肉相,神仙要贵行乐耳。
贱子素性爱烟霞,无济胜具宁非耻。
天坛山上花烂漫,太乙池中水清泚。
短歌相赠君莫忘,第一洞天可老矣。
王屋道士云峰子,小时便住王屋里。
一身颇负健腰脚,访胜不烦戒行李。
芒鞋遍踏万重山,葫芦满吸千江水。
五岳真形许尽图,天下名山剩无几。
自言未到滇黔游,平生憾事犹余此。
即今年已近九十,谈笑依然露儿齿。
丹砂久服两颊红,道气常充双眉紫。
耳虽重听勇可贾,矍铄精神不肯已。
每饭宁愁三次遗,日行尚可五十里。
羌予何啻见弥明,如君定应逢关喜。
尘世原多食肉相,神仙要贵行乐耳。
贱子素性爱烟霞,无济胜具宁非耻。
天坛山上花烂漫,太乙池中水清泚。
短歌相赠君莫忘,第一洞天可老矣。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诗《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七)赠王屋道士范云峰》描绘了一位名叫范云峰的王屋山道士形象。诗中,云峰子年轻时就住在王屋山,身体健壮,喜好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布万重山,葫芦装满了江水。他自称还未游历滇黔,对此心有遗憾,但即便年近百岁,仍精神矍铄,笑容可掬,服食丹砂面色红润,道气充盈。
诗中表达了对云峰子超然洒脱生活的赞赏,称他为神仙般的人物,即使在尘世中也保持着热爱自然和行乐的态度。诗人自谦未能携带齐全的游具,但仍能欣赏天坛山的花海和太乙池的清水,希望与云峰子这样的高人共度时光。最后以一首短歌相赠,感叹王屋山的美景足以让人在此度过晚年。整首诗赞美了云峰子的长寿与仙风道骨,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