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uīshídòngjiānghuái访fǎngshū
táng / dàishūlún

jiǔménjiànwàncǎifēngyáo
guānwàiféngqiūyuètiānguòwǎncháo

yànláiyúnyǎoyǎoluòxiāoxiāo
kōngyuànxiāngbiéhuízhōuliáo

注释
九门:指京城的九个城门,象征皇城。
思:思念,期待。
谏议:直言规劝。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采风谣:搜集民间歌曲和风俗。
关外:指长城之外,古代中国的边境地区。
秋月:秋季明亮的月亮。
天涯:极远的地方。
晚潮:傍晚的潮汐。
雁来:大雁南飞。
杳杳:形容云雾迷茫。
木落:树叶落下。
浦:水边,江岸。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怨:遗憾,思念。
他乡:异乡。
别:离别。
回舟:返回的船只。
暮:傍晚。
寂寥:寂静而孤独。
翻译
京城期待着直言进谏的声音,远行万里采集民间歌谣。
在关外遇到了秋天的明月,行至天边又经过了夜晚的潮汐。
大雁飞来,云雾缭绕,树木凋零,江边传来萧瑟之声。
只能空自怀念故乡离别之情,归舟归来,傍晚时分倍感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遥远的关外,面对秋月和晚潮,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时事的忧虑。诗人通过九门(指京城长安的九个城门)上的议论和万里之外的风声,表达了自己关心国事的心情。而“雁来云杳杳”则描绘了大雁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木叶纷飞的浦边,感受着离别的孤寂和空旷。

戴叔伦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的胸怀,这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少见。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相逢行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

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0)

华清宫三首·其二

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0)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其一

忆得前年君寄诗,海边三见早梅词。

与君犹是海边客,又见早梅花发时。

(0)

嘲妓·其二

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

更著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

(0)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步武有胜概,不与俗情同。

(0)

古意二首·其二

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

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