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遥远的关外,面对秋月和晚潮,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时事的忧虑。诗人通过九门(指京城长安的九个城门)上的议论和万里之外的风声,表达了自己关心国事的心情。而“雁来云杳杳”则描绘了大雁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木叶纷飞的浦边,感受着离别的孤寂和空旷。
戴叔伦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的胸怀,这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少见。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步武有胜概,不与俗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