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不复访林逋,杖策东风踏碧芜。
九里苍云经晓径,四围碧玉照清湖。
孤山不复访林逋,杖策东风踏碧芜。
九里苍云经晓径,四围碧玉照清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杂诗二十七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孤山春日的景象,诗人不再如林逋那样常游孤山,而是独自一人手持竹杖,沐浴在东风之中,漫步在一片青翠的草地上。沿途经过的是笼罩着苍茫云气的小径,四周则是碧绿如玉的景致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整首诗意境清新,流露出诗人独自游历的闲适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人通过对孤山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幽居倦孤寂,俗驾难追攀。
相携筇九节,径造茅三间。
王卿贫无事,况得独冷官。
衡门静如水,委巷深于山。
自言学为圃,虽小殊可观。
始至度略彴,徐行转阑干。
当阶艺红药,坐待青春还。
春还未数日,草树犹清寒。
殷勤小梅花,一笑冰雪颜。
煮茗当酒醴,言诗替吹弹。
君知静中胜,得此良独难。
相戒勿浪出,黄尘点人冠。
昔君困齑盐,蓬首窗下读。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