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悔嗜酒,年迈思学道。
虽云善补过,见事恨不早。
儒生守章句,忽忽遂将老。
岩间得奇书,足以慰华皓。
丹液下注脐,黄云上通脑。
海山行当归,白发何足扫。
家贫悔嗜酒,年迈思学道。
虽云善补过,见事恨不早。
儒生守章句,忽忽遂将老。
岩间得奇书,足以慰华皓。
丹液下注脐,黄云上通脑。
海山行当归,白发何足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晨读道书》,表达了诗人晚年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道教思想的兴趣。首句“家贫悔嗜酒”揭示了诗人年轻时因贫困而后悔过度饮酒的往事,接着“年迈思学道”表达了他对晚年转向寻求精神寄托的转变。诗人意识到,尽管学习道教可以弥补过去的过失,但遗憾的是未能早些领悟。
“儒生守章句,忽忽遂将老”批评自己过去专注于儒家经典,时光匆匆流逝,不知不觉已老去。然而,“岩间得奇书”则描绘了他在隐居生活中发现了一本奇异的道家书籍,这给了他心灵上的慰藉,让他期待通过修炼能延缓衰老。
最后两句“丹液下注脐,黄云上通脑”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道家修炼中的想象场景,意指通过修炼,希望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海山行当归,白发何足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即使白发苍苍,也期待通过修行找回青春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对道教追求的执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
瑶池倒影,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平铺秋水净,寒锁一天空翠。
荷芰风摇,萍蘩波动,惊起鱼龙戏。
扶疏桂影,十分光照人世。谁似。
老子痴顽,胡床危坐,自引壶觞醉。
斗转参横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会骑鲸意。
金牛何处,玉楼高耸十二。